秘密,从来只对渴望它的人展示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16-10-13 13:33:02   点击数:
 

说起来有些奇怪,

彝族漆器被外界广泛知道,

竟来自一个美国人。

年11月,美国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洛嘎村进行民族研究。彼时,洛嘎村还是阿普行政村中的三个自然村之一。

自然村,是指一个或多个家族聚居的自然形态的居民聚落,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姓氏,是同一个祖宗的子孙后代。对应到洛嘎村,则是以吉伍家支为主的聚居点。郝瑞正是在这里,目睹了彝族漆器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并详细记录下来。这些资料,成为后来人们对彝族漆器考究的一个重要来源。

据郝瑞记载,洛嘎村几乎所有男子都制作漆器。作为村子里具有10户人家的吉伍家支,他们自称正是吉伍祖先发明了漆器。如今,洛嘎村的村民早已迁走,当年制作漆器的成套工具也都遗失了。

然而,吉伍家支与他们的漆器并未因此没落。及至现在,吉伍家已传至第17代。

吉伍家第17代传人,名叫吉伍五呷。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并在家里第一个使用起了智能手机。

但论及制作漆器的手艺,

他的父亲——吉伍巫且,最为精进。

吉伍巫且今年62岁,没有念过多少书,汉语也说得磕磕绊绊。但作为吉伍家第16代传人,他为家族手艺挣得了荣耀:现在,巫且是“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说起他的家族,巫且语气里溢满骄傲。家族第一位做漆器的祖先,生在明朝。按巫且的说法,在大凉山地区,就是这位祖先最先开始研究制作漆器的。

到现在,吉伍家支已有多年历史。这厚重的历史,如今都积聚在喜德县外光明大道,一个不起眼的门面里。这里是巫且的家,一幢窄仄的五层小楼,只有第四和第五层属于巫且。在这两层的活动空间里,彝族漆器的制作工艺,包括挑选木材、制作颜料在内的40道工序都完整保存了下来。

这40道工序繁琐且严格,

巫且向我们讲述了其中一些步骤的不易。

首先,用来制作漆器的木材,取自海拔多米的高山。主要是树龄在7年以上的桦槁木和杜鹃木。而用来制作肉盘和汤盘,甚至更大形状漆器的木材,则要使用10年以上、直径至少25公分的桦槁树。但现在,木材越来越少,供应并不充足。

彝族漆器的原坯也早已丢失殆尽。先前彝族漆器的原坯是用手工木旋刀抠挖而成。但如今,随着洛嘎村整体搬迁,史料里记载的成套制作工具都已不复存在,因而都改用现代车床加工制作。我们在巫且家见到了斑驳的木刀和连接旋刀的皮带,但是作为转轴的木棍已经散佚。

古法制作中,用来刷彝族漆器的大漆十分讲究。手艺人需要到树林里割开漆树树皮,收集从韧皮流出来的白色粘性乳液,经特殊手段加工,制成黑色底漆。

黑色源于彝族人对土地的崇拜,

越是地位高的阶级,越喜黑色。

无论皮、角、竹或是木胎漆器,均以黑色打底,底色要上三层,每上一层都要等上一层颜色彻底风干。

制好大漆,接下来就是用大漆给漆器绘制图案。除了黑色,彝族漆器还使用另外两种颜色:红色和黄色。“红色”源于彝人对火的崇拜,彝人爱火,故而家家都有火塘;另外,红色也象征勇敢、热情,是能为人带来吉祥的颜色。“黄色”则是太阳的象征,代表富足、华丽和丰收。

每年7-9月,巫且最忙的时候,要连续70天争分夺秒地绘制图案。因为,使用传统手艺制作的漆器只有在这三个月才能开工。排除掉阴雨天,有效制作时间不超过70天。巫且在这段时间往往天一亮就开始拿笔绘画,太阳落山之后还要继续个把钟头。

这对手艺人的技术要求十分高,必须熟练到不需要草稿,拿起画笔直接上手的程度。而且三种颜色绘制的图案看上去要精美、匀称、饱满、温润。红色与黄色为主基调的图案,要跟作为底色的黑漆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比如冷暖、强弱、明暗等。这也是巫且手艺精进最直观的体现。

传统漆器绘好后,要放到地窖里阴干。但现在已经很少有地窖了,人们换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在阴干房里,将大盆覆盖于刚漆好的漆器上,隔三差五随时洒水,保持湿度。要点在于,全程要避免灰尘,且不能见光。

漆完全干透要三年,

时间少一天效果都不会好。

木头没吸进去水,没吃进去漆,光滑的表面张力不够,漆很容易脱落。

从采伐原木到验收、清洁,整个漆器的制作过程耗时少则13个月,多则3年。但一件漆器至少可以保存年。这一点,我们在巫且家收藏的漆器中得到了明证:19世纪80年代制成的牛皮碗,存放在陈列柜中,纹路清晰、色彩依存,器形仍然完好如初。

彝族漆器制作工序繁复,耗时费力,极其奢侈。

在过去的彝族社会,

并不是任何人都获准使用这种形制的器具。

传统彝族社会等级分明,以血缘高贵与否来界定社会地位的高低。除了官方册封的土司外,只有“兹”、“诺”阶层可使用画工精美的漆器。

“兹”、“诺”是凉山彝族社会等级划分的名称,往下依次还可分为“曲诺”、“阿加”、“呷西”三个等级。

“兹”自古是彝族的首领,社会等级最高。一般来说,土司都在这一阶层中产生,但“兹”不一定都是土司。“诺”,也被称为黑彝,在最古老的年代属于“兹”的将军。“诺”后来崛起,基本摆脱了“兹”的统治,成为与“兹”(以及土司)平起平坐的贵族。

处于第三等级的“曲诺”,如果社会威望较高,也有一部分可使用漆器(过去,巫且家支在喜德地区就属于这个威望略高的白彝)。但一般也仅限于使用只有黑色底漆而毫无纹案的漆器。再往下,到“阿加”和“呷西”这两个社会等级的彝人,是完全不能使用漆器的。

在彝族,

不仅漆器的使用者有严格限制,

漆器图案、器形的选取也十分讲究。

彝族人崇拜山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从古代沿袭下来有祭祀山神和祭星等活动,这些风俗被形象地描绘到漆器上。此外,跟所有绘制在手工艺品上的抽象图案一样,彝族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也是漆器纹样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

于是,日、月、花、鸟等元素,通过纹路、色彩的组合形成图案,被绘制到漆器上。其中,形制最高、寓意最丰的是山水图,一般只用在固定的漆器上,比如高脚盘、马鞍、剑鞘和牛皮碗。

高脚盘、马鞍、剑鞘和牛皮碗,连同矮脚盘、汤钵、铠甲,都是完整保存着古代形状的漆器。但在彝族地区,最吸引人眼球、最尊贵的漆器要数“鹰爪杯”。

鹰爪杯是杯身和雕鹰爪结合而成的酒具,过去只有土司级别的人才可使用。

鹰爪绝不是手工装饰物件,

而是真正的鹰爪。

匠人收集刚刚死去的鹰,趁其骨头还没有僵硬,将其掰成张开的形状,用铁钉、棉线固定在木板上。至少三个月,等待其足够坚固、挺括,并能支撑沉重的杯身才可。用鹰爪制成的酒杯有种天然的威严气象。彝人自视鹰的后人,尊鹰为贵,却能毫不忌讳使用它的身体部件,这样的矛盾实在有趣。

除了鹰爪,彝人还用牛头和羊头制作漆器。牛头、羊头也不是假的造型,而是真正的牛羊头骨。这样的漆器又比鹰爪杯来得更摄魂夺魄。

一趟旅途下来,我们发现漆器远比想象中有趣、丰富。

当然,

秘密从来只对渴望它的人展示内涵。

大凉山地形闭塞,但这些漆器却生动鲜活地向外界透露着讯息,并且因其封闭而更加纯粹。

摄影/杨松

编辑/风物君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hbby/7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