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预定这些鹤山元素频频被央视关注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23-1-15 19:05:54   点击数:
 到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25640.html
                            

1月13日至1月18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摄制组

到鹤山取景拍摄

鹤山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美食美景

再次抢镜

此次拍摄共有《家乡至味》《匠人?匠心》《红色烙印》等3个栏目组,连日来,栏目组足迹踏遍沙坪街道、古劳镇、宅梧镇等地,深入展现鹤山的人文风情和文化内涵。

《红色烙印》

鹤山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与粮税代用券有关的内容就吸引了《红色烙印》节目组前往市档案馆、市博物馆采访拍摄。

《红色烙印》以革命文物为载体,旨在发掘红色遗存“历史印痕之价值、今天铭记之意义”,突显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达成让观众更加“知党、信党、爱党”的宣传效果。

鹤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个个重要的红色遗迹

亦是鹤山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宅梧镇靖村村委会松下村,为清代建筑的余氏宗祠,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1月2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驻地鹤山宅梧向社会各阶层发出通电,宣布正式成立。1月29日,部队在宅梧举行“庆祝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大会”。从此,粤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开始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新阶段。

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成为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并于年完成重建。年,司令部旧址被广东省纳入54个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之列。

雅瑶镇宋氏大宗祠

欧蕊荣摄

宋氏大宗祠位于雅瑶镇昆东村委会平冈村,建于清代,是当地宋氏家族最早、最大的一座祠堂。它是鹤山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和鹤山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所在地,鹤山第一个农会、第一个团支部也在这里成立,宋氏族人宋森曾任鹤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宋氏大宗祠年被列为鹤山文物保护单位;年,宋氏大宗祠成为江门市第一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如今,祠堂内多张鹤山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图片展发挥着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的作用。

《家乡至味》

《家乡至味》节目组则以鱼皮饺、酿鲮鱼美食为主角,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食材获取、食物制作和人物故事,讲述当地的风土人情。

《家乡至味》是一档以美食为载体,以地域文化、历史、人文关怀、技艺传承为内核的系列纪录片。本片以故事化叙事为主要呈现手法,突出表现美食背后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本片为《探索发现》栏目的日常系列节目。

鱼皮饺、荷香宴、址山腊味、

宅梧濑粉、鹤城乞丐鸡……

每一款传统特色美食佳肴

都是鹤山人记忆中独有的味道

古劳鱼皮角

古劳水乡又称围墩水乡,从明代开始,人们先后在西江边上大规模修筑堤围,防范洪水,又在堤内冲积滩的地方,开挖出一口口鱼塘,形成养鱼产业。正是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产业结构,催生了适应生活作息与产业发展的独特美食鱼皮角。

古劳鱼皮角是鹤山古劳镇及其周边地区流行的早餐食品。吃一份鱼皮角,配一份鱼茸粥,就是水乡人独具特色的早餐。经济实惠,又新鲜可口,元气满满地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古劳鱼皮角的制作技艺,包括搓粉、片皮、捣馅、包馅、蒸煮一系列程序。

《匠人?匠心》

《匠人?匠心》节目组先后拜访手艺人唐国星和冯胜强,拍摄非遗项目龙舟和狮头的制作过程,以及非遗传承发展。

《匠人?匠心》是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该纪录片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全景展示众多手艺与手艺人的发展与现状。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

在古劳镇连南罗江村

有位年轻的龙舟头制作工匠

他每年都为周边的村民修补或制作龙舟头

龙舟头制作

工匠唐国星年跟师傅学习,年正式入行制作龙头,成为鹤山龙舟头制作工艺的传承者。

在选材上,传统龙舟头采用整块樟木雕刻,颜色以红、绿、金、黑、白为主。经过开料、勾画、雕刻、打磨、抛光、上色装饰等十几道工序后,最后为龙头安装鼻球、龙须、龙舌、龙珠。龙舟头制作是个细致活,几乎所有工序要靠手工完成,完成一个新的龙舟头最快也要半个月时间。

相比广佛地区或其他省份,本地的龙舟头雕刻更精细,寓意更丰富,刻有福鼠、祥云等内容。龙角配件则选用或者模仿形态对称的鹿角。

舞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狮子舞在旧时称太平乐

而到了唐代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

而在我们鹤山

醒狮文化也得到了良好传承

并逐渐发展成

具有本土特色的“鹤派狮艺”

鹤山狮艺

欧蕊荣摄

鹤山狮艺历史悠久,创始人冯庚长被公认为广东狮王。冯庚长年出生于鹤山沙坪越塘大朗村,自幼跟随身为少林俗家弟子的父亲习武,打下了深厚的武功底子。成年后,冯庚长师从在佛山开医馆、武馆的同乡冯了性学武艺、狮艺。由于勤奋好学,善于变化创新,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立了鹤山派醒狮,与佛山醒狮成为代表南国醒狮的两大派。

鹤山狮艺自冯庚长创立传艺以来,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近年来,在鹤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鹤山狮艺再次兴起,狮馆、狮队纷纷成立,狮艺发展逐渐火热。

冯麟师傅向客人介绍鹤山传统的手工制作狮头的经验(欧蕊荣摄)

冯庚长将鹤山狮设定为“刘备”角色,改造原来的南狮狮头造型,形成以青、黄色为主色调,青鼻、企眼、鲤鱼额、拳角、蓬花座、莲蓬眼顶、猫须面、蛤乸嘴、烂耳兜风、五蝠背的鹤山狮造型,使醒狮的形态不怒而威。之后,冯麟创造了“鸭嘴狮”,吕宪创造了“龙头狮”,彪记创造了“猫头狮”,大大丰富了鹤山狮造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导演张超

我们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鹤山有很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和特色传统文化,所以我们选点来这里进行拍摄。拍摄内容包括鹤山粮代券等红色基因部分,酿鲮鱼、鱼皮饺等水乡特色美食,以及龙头、狮艺制作等手工艺部分。通过这几天的拍摄,我们感觉鹤山人民很热情,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很到位。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鹤山,知道鹤山的传统文化。

节目摄制完成后

将在CCTV-10频道播出

大家记得留意啦!

来源:鹤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摄影:冯彦敏)通讯员:朱强

原标题:《爆款预定!这些鹤山元素频频被央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hbby/8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