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睑成形术同期菱形切口
并三角形皮瓣插入法矫正内眦赘皮
申五一,黄高敏,李培琪,张文君,王兰娣
术前设计
先标出内眦角为A′点,在自然睁眼状态下,A′点在内眦赘皮表面上的投影点标记为A点,助手将内眦部皮肤向鼻侧展平,在A、A′两点连线的中点做垂线,并在其上标记出B、C两点,使BC等于AA′,则A-B-A′-C构成一个菱形。然后以B点为起点设计重睑线,呈广尾型(图1),重睑线宽为6~8mm。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以AC边为蒂部,切开菱形的AB、BA′、A′C三条边,形成菱形皮瓣。其A-B-A′三角形区域为予切除的部分,可以缝线或钳夹牵开创口,而A-C-A′三角形区域要视A、A′缝合后的情况修剪成合适的三角形皮瓣插入CA′边内;充分离断切口下方眼轮匝肌,显露内眦韧带,在靠近内眦端剪开部分内眦韧带,其创面用3-0丝线将内眦韧带折叠并缝合于侧鼻筋膜上,使A与A′两点靠近,用7-0尼龙线在无张力下缝合A与A′点,修剪菱形皮瓣成一个三角形皮瓣,插入A′C边内并在插入部位相应切除一块三角形的下睑皮肤,用7-0尼龙线间断缝合。然后,沿重睑设计线切开,切口内端与BA′段自然延续,常规完成重睑成形术(图2)。
先切开菱形皮瓣,待A与A′点缝合后再修剪成三角形皮瓣插入,其优点:①菱形皮瓣的上半部可暂时用于牵引,之后予以切除,以避免术中对保留皮肤的损伤;②缝合A与A′点后,局部会形成“猫耳”,根据“猫耳”的情况调整保留三角形皮瓣的大小和方向。
术后处理
术毕局部涂红霉素眼膏,用纱布覆盖,术后第2天去掉纱布,显露切口;口服抗生素3d,术后5~6d拆线。
手术设计的特点
内眦赘皮矫正的手术设计有多种方法,但无论如何改进,其目的都是为了简化手术操作,减少复发和局部瘢痕的形成,以取得较好的矫正效果。笔者采用方法的特点:
①手术切口设计为菱形,由一条边暂时作为牵引,切开三条边,充分显露手术野,最后做三角形皮瓣时将用于牵引的一条边修剪掉,减少操作时对皮缘的损伤。
②充分游离并松解内眦部错位、错构的眼轮匝肌和缩短固定内眦韧带,术后既内移形成了新的内眦点又减少了皮肤承受缝合的张力。
③菱形切口缝合后形成一个横置的“V”形,其上面的一条边BA′与重睑线延续,下面的一条边A′C通过三角形皮瓣插入改变了直线瘢痕的形成和显露。
采用重睑成形术同期菱形切口并三角形皮瓣插入法矫正内眦赘皮,术后恢复快,形态自然,方法简单有效,初学者易于掌握,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