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整理
李雨侬
大家好,我是七牛云工程效率部负责人李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工程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以及我们团队从0到1的演进过程。
七牛从最初发展到现在已经七年了,目前有多名研发同学。七牛主要有六大业务线:云存储、CDN、云直播、容器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室。
组织演进 工程效率部发展历程我认为组织的变革应该站在对业务和发展更有利的角度进行,并不是非要有测试组、质量保障部、工程部等,重要的是在公司现有条件下,能提供什么能力,同时这样的能力是否对业务有更好的发展。
在创业公司最大的感受就是拥抱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准备好,要不断地适应,不断地寻找最大价值,提升自我。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工程效率部的发展历程:
年,工程效率部介入,主要负责跟进前、后端测试。这时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搭建完备的测试环境;
年3月成立测试组,对三大业务线(存储、数据处理、CDN测试)进行日常质量保障。从一开始我们就倾向于用自动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招聘的都是测试开发工程师。也是从这个时候,我们引进了基本的CI/CD交付能力;
年2月成立质量保证部,服务于整个研发,开始写测试服务,并完善CI/CD能力,将pipeline自动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同时管理着公司内部平台及工具链,并写了一套质效分析平台;
年2月成立平台服务组,并研发了效能平台,引入容器,把容器作为效能平台里最基础的技术使用。同时,部门正式改名为工程效率部(V1.0);
-年,工程销量V2.0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以适应七牛业务飞速增长,为技术体系赋能。
团队架构作为一家做基础服务云计算的公司,我们要帮助客户更快、更好的提供技术能力。七牛云的愿景是缩短想法到成功产品间的距离,而部门内部分解愿景是缩短优质代码到生产上线/客户间的距离。这也是工程上非常重要的一段距离。
我们的体系主要分三大块:质量管理、工程赋能,以及过程改进。虽然这里有虚线、实线组织,但整体来说是有机的整体。我们不但要做质量,更重要的是在有效率的情况下,如何把质量做到最好。
质量管理:有专门的QA同学深入研发业务,识别质量风险,建立质量反馈闭环。同时围绕目标不断加深自动化程度,适配更多交互场景和大客户。这里主要的人员是测试开发工程师;
过程改进:PMO流程管理,保障我们整个流程尽量简化,并适于公司发展,适当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它来做最佳实践传播;
工程赋能:CI/CD的主线,也是整个部门的轴心,让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能有很好的平台化追踪。同时不断完善优化质效度量体系,让大家更有目标感,知道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解决问题。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工程效率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