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民间小吃-
“年厚街·十大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厚街十大民间小吃、厚街人气小吃”
最终结果也终于来啦!
相信这些传统美食你一定不陌生!
快快收好这份厚街民间小吃攻略
跟上我们的脚步,一起体验
厚街民间小吃的魅力!
//以下小吃出场顺序不分先后//
01
“厚街的经典日常味”①
「嫩滑可口」厚街豆腐花
厚街大明塘,网红豆腐花
相信每个厚街人的心中
都有着关于“大明塘”的美好回忆
每逢节假,不少厚街人都会来这里寻味
寻觅记忆里,那一份接地气而又温暖的厚街豆腐花
在厚街大明塘,豆腐花除了咸甜派,还存在着第三种可能性:荤素派。可以往晃荡的豆腐花里加点广东特色“牛杂”、“榨菜”等,想来点“素的”,那就红豆,椰果,二者咸甜适宜。
「糖油家族」
②芬记油糍③姜汁糖不甩
比豆腐花更具甜蜜气息的
还有来自厚街河田的芬记油糍,溪头的姜汁糖不甩
一个是油分子,一个是糖分子
两大民间“糖油家族”
包含着厚街的民间滋味与乡土情绪
家逢喜事,必备油糍
油糍,一种油煎的粉浆食品,著名的南方民间小吃,有发财、和顺、团圆的寓意,是南方人家里家逢喜事招待客人的必备美食。
油糍入油锅,一起一落
游刃自如,味鲜料正
传统的做法,厚街的味道
蕴含美好寓意的,糖不甩
广东人凡事讲究“好彩头”,食物也一样,又名如意果的糖不甩,就蕴含了广东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来一碗加了姜汁的糖不甩,祛湿除热,醒胃而不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味独具民间风味的甜品,厚街现已无出售的地方,更显其弥足珍贵。
02
“厚街的本土节庆味”④⑤⑥
「宴席流转」艾角、芋角、米橙艾角、芋角、米橙
两角一橙,心想事成
常流转与传统节庆、宴席之间
美味不问出处,口味海纳百川
//
清明节前后的,清香艾角
艾角,北称青团,南称“艾粑”、“艾粄”,因艾叶有祛湿驱寒的功效,所以东莞人普遍都有清明节前后食用艾角的习惯。经典做法的厚街艾角,入口清香、承载了不少厚街人的节日回忆。
//
厚街酒席上的,咸鲜芋角
外表松脆沙软,入口咸甜酥软的芋角,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芋角是不少厚街人的童年味蕾记忆,常出现在厚街的酒席之上,既有滋味又满足了胃。
//
客家的挚爱,米橙
如果说艾角和芋角,是节庆宴席上的主角
那客家人的挚爱米橙,便代表了浓浓的年味
以前的客家人多聚居山区片,平日要到山里劳作,路途遥远,携带的食物既要便携,又能快速充饥。
于是客家人便总结出客家米橙的制作技艺,在春节期间打好米橙以作开春劳动时的粮食,随后便逐渐形成了过年“打米橙”的传统习俗。
一口香脆甜蜜的米橙,充满了客家的民俗智慧。
03
“厚街的质朴传统味”「味蕾记忆」
⑦咸甜、⑧芋头糕、
⑨松皮角、⑩松脆甜蛋扣
风味独特,咸甜交融
隐秘的民间传统小吃榜里
厚街的“咸甜”独占一位
集南乳、花生、腊肉、腊肠
榄角,虾米等食材于一口的咸甜
咸甜交融、醇厚爽口
榄角加持,传统芋头糕
加入咸香的榄角之后
香味独特的芋头糕
更具年代感的味觉体验
在茶楼里,这味咸香的芋头糕也难寻其踪影,现如今厚街有售卖芋头糕的地方也少之又少,民间的传统味,越发珍贵。
从小吃到大,情怀松皮角
驰名南粤的松皮角,皮薄松脆
绿豆馅清新回甘、花生白糖馅香甜有度
因形状像“钱包”,又有钱包饱胀之寓意
从小吃到大的松皮角
是厚街人的一种情怀
年味十足,松脆甜蛋扣
除了客家的米橙,厚街的松脆甜蛋扣好像天生就带有“年味”,这道厚街特色传统小吃,每到过年一定会出现。酥、香、脆的蛋扣,蘸上糖霜之后,是吃了几十年的老底子味道。
04
“厚街人气小吃”「风味各式」
糖心蛋、七彩鹅肠、双色松糕、云姐凤爪、冰面包
厚街这5样人气小吃中,有温柔可人的糖心蛋、采用南瓜和紫薯制作的双色松糕,还有软糯香棉、漫溢流心的冰面包,每一样都及其撩动吃货的心。
包括过年时厚街人迎客的小吃:七彩鹅肠,面粉中加入天然水果、蔬菜汁,油炸之后,蓬松香脆,令人垂涎欲滴。蒜香味十足的湖景蒜香凤爪,满满的胶原蛋白。
逢年过节
正是这些各式民间小吃
慰籍了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对家乡的思念
//
熟悉的味道里
满是浓郁的家乡味,历久弥香
节假日的时候,不妨约上二三好友
一起寻味厚街民间味吧!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