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又被称为“牛皮癣”、“摄领疮”,是一种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的皮肤慢性炎症疾病。本病好发于颈项部、四肢伸侧及骶尾部等处,临床以皮肤苔藓样变及距离瘙痒为特征。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局部刺激(如摩擦、日晒、多汗)以及消化不良、饮酒、进食辛辣等均可透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因其好发于颈项部、所以被称之为“摄领疮”,因其病缠绵顽固也被称为“顽癣”。
神经性皮炎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好发颈后及两侧肘窝、腘窝、股内侧、尾骶及手腕、脚踝等部位,其他部位也可发生。初为局部间歇性瘙痒而无明显皮损,经反复搔抓或摩擦后出现粟米至绿豆大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或散在,丘疹逐渐增多,扩大并融合成片,皮纹加深,呈苔藓样变,边缘清楚,呈正常皮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或有少量糠秕状鳞屑。常伴见抓痕、血痂或继发感染。
神经性皮炎自觉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情绪波动、局部刺激、饮酒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常可使病情加重或诱发神经性皮炎。临床上可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多见于青年或中年,常发生于颈部及四弯、眼睑、尾骶、会阴、大腿内侧等处。泛发性或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皮疹除上述部位外,头皮、躯干及四肢也会受累。
医院的专家认为神经性皮炎初起为风湿热邪阻滞肌肤,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日久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情志郁闷,衣领拂着,搔抓,嗜食辛辣、醇酒、鱼腥发物等皆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导致神经性皮炎的发作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外邪阻肤:风、湿、热邪,蕴阻肌肤,日久不解,化热生风,风燥伤阴,阴血受损,经脉失和,皮肤失其濡养,故肤干发痒。
2.情志内伤:由于精神不畅、情绪波动以及性情急躁等精神因素变化,五志化火、生热,火热伏于营血,逼血外扑于皮肤、血热偏盛,营血失和,经脉充斥,故见斑疹色红;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剧痒、脱屑、皮肤干燥;火热日久耗血伤阴,营血不足,经脉失疏,肌肤失养,故斑疹淡红。
3.营血不足:久病、大病、体弱等致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所以瘙痒。
神经性皮炎在临床上应该和以下疾病做区分鉴别:
1.慢性湿疹:皮损多有渗液、糜烂等急性发病过程,边界不清,呈多形性改变。苔藓样变无神经性皮炎显著,浸润肥厚较神经性皮炎明显。
2.扁平苔藓:多为角形,中央略凹陷的扁平丘疹,呈暗红、紫红或正常皮色。表面有非常细小的鳞屑,形成有光泽的膜。有条状损害。黏膜常有灰白色网状皮损。
3.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多见于两小腿伸侧,呈对称性圆顶丘疹,高粱米至绿豆大小,皮损呈淡褐色,密集而不融合,呈串珠状,粗糙而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