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盐仓桥,大部分人对它的印象可能来自于李志的《热河》: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亮时伤感
……
高架桥拆了修了新的隧道,走来走去走不出我的盐仓桥
对于许多年纪轻一点的南京人来说,童年记忆是从盐仓桥开始的。甚至对于刚毕业、刚到南京找工作的外地人也一样,他们的生活是从盐仓桥租房开始的。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年轻人的意气奋发、中年人的大腹便便、老年人的随遇而安,这里全都看的到。
若是有一个地方,拥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共同记忆。
那么盐仓桥,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盐仓桥,位于盐仓桥广场西北。南起中山北路,北至北祖师庵。据说,明代的时候曾经在现在的新民门附近设有盐库,人称“盐仓”,且仓前有小桥,这条街就取名叫“盐仓桥”了。
现在,盐仓桥泛指以盐仓桥广场为中心的一个模糊片区。外地人可能会好奇盐仓桥到底是座桥还是条街巷,但老下关人都知道这就是条路。
如果你是老江北人,肯定对盐仓桥还有另外一种情绪。地铁3号线还未开通时,老江北人要过江,从北向南,弘扬广场就开始堵,从南向北,盐仓桥就开始堵。对于他们来说,盐仓桥就是堵的代名词。
年2月10日
车辆拥堵在南京大桥南路高架桥和盐仓桥广场上
而80、90年代的盐仓桥,还保留着老下关的味道的。从盐仓桥广场往北的马路两旁基本没有民房,来往的汽车也很少。不远处就是挹江门,不少父母骑车带着孩子,无数次从盐仓桥穿过挹江门去下关的幼儿园、天妃宫小学。
出了挹江门,东边是绣球公园,山水相拥,景色优美,那时进绣球公园是收门票的,每人1角钱,是城北最大的公园。西边还没有小桃园公园,倒是有许多民居依城墙而建。
挹江门外的热河路广场四通八达,南接热河南路,直通三叉河,北接热河路,可达南京西站,周围都是旅社、商场和各种店铺,是当时南京最繁华的街区之一。旁边的惠民桥和鲜鱼巷,蔬菜瓜果、鱼虾蟹鳖等水产应有尽有,商贩叫卖声终日不断。
随着旧城改造的进程,盐仓桥的面貌在渐渐模糊。黄土山、驴子巷……这些熟悉的地名都已消失,成了盐仓桥历史的名片。
曾经盐仓桥内的部分门牌
如今盐仓桥内设立的征收项目指挥部
如果你离开太久,想要和以前一样逛完家乐福从花家桥那头右转进入盐仓桥,那么满目可及的建筑施工安全网可能会让你怀疑这真的是你熟悉的盐仓桥吗?
包围了整栋建筑的施工完全网下,一整条街的小吃铺子生意冷清。大门静静开着,树上的知了聒噪地叫着,偶尔有人路过实在渴的慌也会进店讨口水喝。
盐仓桥的居民平时有个发烧头疼经常去的那医院,外墙也不可避免地搭起了安全网。
因为改造的缘故,沿街的所有店铺都紧闭着大门,看上去十分萧条。
不过这倒是成了纳凉的好地方。附近的大妈、得空的环卫工没事的时候,经常会去店铺门口坐坐聊聊家长里短。
斑驳的门牌、老旧的标语……所有的这一切好像都在宣告着盐仓桥,这个老南京曾经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像是一个没有血肉的灵魂,一点点在没落。
不过这棵从地砖夹缝中生长出来的树,却丝毫没有被盐仓桥到处弥漫的破落气息所影响,开的更加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大概它也懂得,城市在改变,可生活在继续,盐仓桥的你还是你啊。
当年住在盐仓桥的老南京人成了爷爷奶奶,他们把老南京的生活方式留在这里,跟那些高楼拔地起的新南京相比,反而这里的市井气息、烟火气息多一些。
以盐仓桥11号为界,左边是脏乱的施工,是萧条;右边则是繁华的街道,是生活。
若是你从盐仓桥的另一头北祖师庵走进这条路,这种市井生活气息的感觉大概会更强烈。
巷子两排的居民楼都建造于80、90年代,经过一番出新,建筑外墙被刷成蓝色,别有一番风味。
路两边都是小门面,餐馆、果品、粮食、五金店、超市、各种营业厅……应有尽有。
老南京人对棋牌有种迷之喜欢,什么麻将、掼蛋、牌九、炸金花……你能想出来的棋牌类游戏,老南京人都玩的很溜。所以,看到盐仓桥上三步一小棋牌室,五步一大棋牌室,丝毫不要觉得奇怪。
夏日的傍晚,家里拿几把椅子,街上随便找个空地坐着,一家人有说有笑。附近的邻居都是认识的,路过也总是会搭上几句。聊聊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这就是生活。
离开盐仓桥,最忘不掉的怕是这里的美食了,那些味道会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下班了经常去的那家西安面馆,他们家的biangbiang面尤其好吃。面条劲道有嚼劲,面皮厚度也适中。搭配肉块和肉酱,再加上辣椒油拌一下,真的绝了!
还有那家老板脾气很差,总是凶巴巴的天府食店,过去吃都是要碰运气的,老板想不开门就不开门。可耐不住他们家的酸菜鱼实在好吃,鱼片都是浆过的,很滑嫩的口感,吃了一次是要上瘾的。
街尾的那家红军龙虾,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和不远处新民路上那家网红红军龙虾是不是一家的。不过无所谓,好吃就行。
福之源大碗面、高淳豆腐、胡大麻辣烫、安庆馄饨、肥叔锅贴、老城南砂锅……所有的这一切,在盐仓桥生活过得人就会懂他们于我们的意义。若是离开,最舍不得的就是他们了吧。
盐仓桥总是有他特殊存在的意义,无论外面多么热闹,走进这里都是寂静的很。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阿遇-:把逼哥的《热河》发给我爸听,我爸打电话过来跟我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小时八十年代的南京。热河路、盐仓桥、挹江门、南京火车西站。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清晰。他说,当年每个在南京读大学的人都想留在南京。他说,听着这首歌,他甚至能想起他走过盐仓桥的那天正下着雨。
新街口贴膜少年:每次送我老婆回家,都要在盐仓桥墨迹两个小时舍不得分开,不过三年转眼就过去了,我们已经结婚了。所以,有人在热河路谈过恋爱。
瓦古:在盐仓桥住了一年多,路边栽满法桐,每年总有几天空气中飘满毛絮。好多次一个人拿着相机穿梭在热河南京西路,翻矮墙去长江大桥下看火车驶过。坐着32路穿过挹江门时,还以为自己会一直留在这个城市。之后半年旅行很多城市最后在杭州安定,常常怀念南京。大概是离开一个城市,你和它的恋爱才真正开始。
那些一度想要留住的,却留不住,想要拆掉的,却也拆不掉。但不论它现在是什么样子,这个地方,都曾让我们有着忘不掉的回忆。
有些地方,住进去可能只是一瞬间,走出来却需要一辈子。
盐仓桥,这辈子,走来走去怕是都走不出你了。
来源:南京范
商务合作
加(鸭梨)
(润滋)
?天哪!南京居然藏了这么多“小九寨”,这个夏天请把我扔在这里!
?有一种青春记忆,叫我在浦厂上班!
?40℃!南京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更可怕的是…
?南京人吃饭时说得出来却写不出来的字!看到第一个就惊呆了!
?别去荷兰了!南京就有一个异域风情小镇,一步一景美到爆,现在去刚好!
?重磅!南京将要多一个区!未来这里即将腾飞!
戳原文,更有料!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