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骞教授一叙角膜屈光手术方式选择策略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21-7-4 12:42:46   点击数:
 

编者按:年10月16-18日,第十九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CCCRS)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邀请到近百名国内知名的角膜和屈光手术专家,对角膜眼表疾病、屈光手术临床诊疗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研讨。近年来屈光手术快速发展,患者持续增加,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注意事项成为热点话题。对此,医院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王骞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

根据大概统计,目前我国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台(包括新增、二手机、老机新用、季节性使用),飞秒激光治疗仪台(包括台VisumaX),每年开展角膜屈光手术万例,开展ICL、PRL手术近14万例(约占全球的35%左右)。患者众多,且每年在快速增加。

目前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式及各自特点

王教授介绍,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技术手段包括:

1.全激光FS+准分子

2.全准分子(表层)

3.飞秒透镜取出术

其中全激光FS+准分子是多数激光中心主要开展的手术方式。其他技术手段包括: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3.LASIK+角膜刀,这三种手术方式现在均较少,主要在偏远地区开展。然而,各种技术手段适应证不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针对患者不同问题,开展个性化切削,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视觉需求,达到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具体的个性化切削技术包括下表内的操作方式:个性化的手术方式选择包括角膜表层手术和基质手术。角膜表层手术的特点是高频率发射(Hz)、术中制导追踪、足球烯设计;角膜基质手术的半飞秒手术需要个性化制瓣,考虑患者的曲率因素,全飞手术具有微创、小切口、无瓣的特点。

角膜屈光手术术后并发症简述

术后复诊患者可能发生以下情况,需引起注意并及时应对:

1.屈光性角膜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屈光回退的现象,主要发生于高度近视、年龄偏大、高眼压患者。

2.由于激光切削后所残留的角膜厚度相对较薄,不足以抵抗眼压,可造成角膜局部向前隆起,形成角膜膨隆,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

3.角膜混浊主要见于高度近视、瘢痕体质、激素用药不足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或消失,目前治疗以眼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为主。

4.干眼是角膜屈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属于单纯干眼,主要由于微角膜刀切断了前基质内神经丛,导致角膜知觉减弱、瞬目减少、泪液蒸发、泪膜稳定性下降,从而导致干眼。

不同技术可以观察到不用的术后效果。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切削后角膜基质表面如下图:不同手术方式切削后角膜基质切削面光滑度对比如下图:

如何为患者制定相适合的手术策略?

王教授最后指出,不同技术各有其优势,考虑屈光手术方式时应尽量多些考虑,以满足患者视觉需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针对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患者的适应证选择应该更加严格:以轻中度疾病患者为主,也可考虑更换设备。

2、患者的角膜条件不理想,担忧术中术后出现不良情况,可以考虑将手术方式转化为ICL。

3、考虑患者是否适合开展预防性角膜交联术,不盲目广泛应用。

4、手术应尽可能的预留角膜厚度,力求减少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

5、确定患者的手术方式一定要考虑患者发生术后屈光回退问题的处理。

6、此外,建议考虑其它综合因素,包括患者的主观意愿、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爱好(美瞳)、体检要求等。

专家简介

王医院集团副总院长,医院集团学术委员会屈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眼科医师协会全国委员,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角膜屈光手术专家俱乐部成员,全国Z-LASIK飞秒协会主席,中国国际医疗促进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眼科专委会角膜屈光手术分委会副主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屈光学组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视光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厦门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医师协会副会长。王教授在角膜屈光手术领域积累的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ysty/8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