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皮壳”指的是翡翠形成后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与各种外界应力作用形成的一层风化壳。由于皮壳的存在,以至无法观察到翡翠内部大大提高了鉴别翡翠原石优劣的难度。人们往往要以观察风化壳表面出现的各种现象来推断甚至猜测翡翠原石内部质量的优劣这就是为什么翡翠原石又叫赌石的原因。虽然我们不能透过皮壳看到翡翠原石内部,但不代表原石的好坏就无迹可寻,通过观察皮壳我们往往能有大发现。1.看皮壳的“沙“”沙“是指的皮壳上的沙粒晶体。初学者还是要牢记以下口诀:砂细肉细,沙粗肉粗,沙匀肉匀,沙翻底亮,沙泡肉松,沙板肉木。砂细肉细沙粗肉粗沙匀肉匀是指皮壳上的沙粒均匀,大小一致,那么里面翡翠的情况基本和皮克一样均匀。沙翻底亮沙泡肉松指的是沙子好像泡在水里的感觉,比较松散。里面的肉质也会结构松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嫩。沙板肉木指的是沙粒平卧在皮壳表面,里面肉质就会水短。手头没有这样的图片,哪位有心的朋友可否补齐?--------------------------------------------------------天津朋友赌跨的料子厂口正,皮壳表象很好,种水色俱佳,并且底色好,操作空间很大。我当时是建议朋友,这块料子拿回去,由于打灯表象处面积较大,整体洗皮,擦皮后。把几个打灯效果都连接起来,转手销售。并且还是老调告诫:赌石有风险,既然擦皮后有充足的利润空间,没必要去赌,去承担风险。结果朋友虽然表面满口答应,却在今天早上偷偷切开了。结果太令人意外了:料子内部出现了大面积的变种变色。虽然裂少,还是有成品空间。但远远低于它不切之前的价值。20万的东西,现在即使充分利用也只能在10万内了(HB个人理解:下面这块,是可以判断出此料分三段的变种变色,认真观察或打灯是可以发现皮壳的砂发变化、皮色的变化的,再根据场口可能是莫洛根的皮壳与种水档次的对比关系,根据玉石形成时一般是分层分布的,完全可以判断出种水色的变化。这块料不能开窗、只能洗皮,因为上、中、下三层的种水色各不相同,一旦处理马上就会被看出种水色有变种现象。唯一的诱惑在于:上层与下层的种水略为近似、很易让人感觉上下穿透只不过略有变种变色罢了,而忽略中间层的砂发变化。)莫西砂等场口的脱砂皮露肉的料、新手千万不能赌。那是给外行玩的。理由是:新手一看基本都看得懂,只需要赌棉裂变种部分的多少了。行家会看不懂?为什么不切一刀卖?学习估价是一个不可越过的基本能力,不然、你赌对了但入手价高也不会涨。下面借三个场口的料子,说一说种水的判断(变种见上面)。判断种水需要针对不同场口、辨识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场口即使皮壳一样、代表的种水也不会相同。比如胶感相同时、莫湾基的种水可能要好于哥因角,因为哥因角本身就是腊皮顺滑、胶感油润。判断种水依据的几个方面:结构与砂发紧凑度翻砂力度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