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画牛人丨画家徐善华与他的牛画二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18-2-23 1:50:06   点击数:
 

一个“耕”字了得

“耕”奔牛而来,有牛就有耕,有耕就有牛。耕字一字千钧。

辽阔的江海平原如在盛沙的碗中注水再漏干一样平整。依江傍海,江的悠远海的壮阔养育了江海人豪放勤奋勇敢的性格。全国也是世界公认的建筑铁军就产生在这片土地上。拼得耕耘舍得流汗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与生俱来的品格。农人、渔人、男人、女人只要往起一站,都是有模有样的。活儿到了他们手上,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干,保质保量且清一色的漂亮。江海人的性格就像语言中有吴语和当地语及多种语言交汇一样,是兼融并存相互影响渗透的。

徐善华先生是地道的江海人,他画牛精神就是一种江海精神。

江海人与牛绝对不可割舍,有语曰一马平川,江海应是一“牛”平川了。江海无马,驴、骡等。我从小至今六七十年了,未见有养用者。当然不排除特定情况,如部队驻扎,富家炫耀等。

旧时直至改革开放后一些年,牛是江海农人、渔人的的命根子!可谓无农无渔不“牛”,养不起也得花钱租借,犁地种植必用,海捕运输也必用。全国最优良的海子牛就是海滩上的运输王,过去淌潮水运海货非它莫属,因而牛之精神可谓深入人心。说是牛文化未尝不可,从悠久的农耕文化,老子骑牛,唐《五牛图》,再到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等,牛已是一种令人闻说便心动的文化符号。

徐善华先生正是数十年以孺子牛的精神耕耘着,探索着,前进着。当地有语云:牛拴在桩是老。是说为人一定要不断劳作,唯劳作而生命旺发。如果要夸奖一个人做活认真出色,会说用了牛的力气。徐先生确是用了牛的力气在画牛!

一百多幅画作是数百条鲜活的生命,或耕作、或奔跑、或争斗、或戏欢、或站立、或卧俯、或泅水、或踏青、或拉车、或舔犊……鸡亲狗逗,天地牛和,牛得草,人得喜……

作者已将牛之千姿百态透熟于心。

值得大书的是“人犁牛月四把弓”,画面充满张力,感染力,催人奋发的号召力;大地、汗水、艰辛、奉献、丰收……画中的扶犁人酷似先生的恩师杨建侯大师,(我多次见过他,太像了)。也许是作者有意为之,寄托一种情怀吧。中国数千年是个农耕的国家,人活着最根本最紧要的衣食是耕出来的。农人的劳作受到国人的尊重,“粒粒皆辛苦”是家教,也是国教、人教!从小到大人人都必须懂得遵守。上起清明国君,下至庶民百姓,对这“粒粒皆辛苦”提起来都会敬畏,都得掂量。民以食为天啊,岂能不尊重不守护!

而这幅大主题先生恰恰用了小幅的扇面形式,这恰与“弓”融合了。什么叫匠心独运,这便是了。

画册中也不乏抒情乐章:“酷暑不敌荷塘风”,才露的荷角与水中露出的牛角相映照,那红与黒,强与弱,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诗耶?画耶?

郭沫若的“西江月”词意图,风雨苍茫中牧童奋力牵牛的动人情景;“旷野花香”中的骑牛女孩的背影……抒情含蓄,美感盎然。

这就是“耕”的分量和价值,这就是作者精耕细作牛画的道义、担当。

“疑是群峰访水来”,真是一幅奇妙的山水图!呼啦啦群牛从遥远的天边簇拥奔水而来,牛腾浪涌,一时间天低地小,万物让道,生灵俱寂……牛来了,牛群来了,气势恢弘,锐不可挡!绵连的脊背是起伏的山峦,与水,与地,与天融一起成一色……

画册中精妙的作品着实太多,令人目不遐接。作者调动了一切绘画的艺术手段,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轻重浓淡,布局安排,书画相配相衬的长题短跋等等方面都苦心经营,一丝不苟,牛不同形,人不同貌,景不同描;灵活灵动,幅幅有看点,笔笔有味道;令人叹服,舒服,偑服。

“刍”的思索是新的进取

“刍”字词典的解译是:草料,反刍。也指割草打柴人的谦辞,在向别人提供意见时把自己比作草野浅陋的人。徐先生在《牛》的最后一辑中以刍的思索,刍的心态对面事业和公众,使这册牛画增添了独特的思想、品德的光彩。

善华先生谦意与求索并存的精神风貌可见了。这部分是些速写、构思、构图、手稿。这是他经历了习作、创作的持久战后的一段散曲慢板,也是回望关照。表现牛郎织女的“鹊桥仙”也在此辑中,其实这是一幅成熟的作品,作者对自己的严格苛求可见。

丰利镇是个文化古镇,清代书画坛大家郑板桥金农、黄慎、李鱓、洪亮吉等都在当时相当有名的丰利文园留下了墨迹。巧的是徐善华先生的居处地,也曾是清代画家陈嵩的居处地。而陈嵩的后代丁杰先生已是当代著名画家,徐善华先生又是他的启蒙老师。他的学生有成就者不少,可谓桃李四方。

我相识几十年的老友,著名美术理论家马鸿增先生在为这部画册作《但以牛德写牛魂》的序中说,”徐善华画牛,不事炒作……”又说,“是真金总会发光,徐善华画牛之艺必将名实相符地写入牛画史册和动物画史章。”

艺术要以德为先,徐先生称得上楷模。他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杨建侯等大家,真正科班出身。他当过中学老师,曾做过文化站长、县文化局副局长,任过省政协委员。他的人品好、素质素养好,有口皆碑。笔者出于对他的敬重亦称他为师。他虽学美术,也通文学,会乐器,还是全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这些奠定了他艺术的雄厚基础。

徐善华先生画牛无疑是个成功者,但他没有满足现状“停工待料”,而是以刍的品格谦谨地品味历徎思考未来。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用着呼吸机也要坚持作画!这只能以牛的精神来作解了。他居室不大胸怀大,经济不宽信念宽。在这座古镇不起眼的一个小小角落里,竟有这样一位高学历的卧龙、智者全然不屑外面的红绿世界,安贫乐道,视绘画如生命,俯首丹青,挥毫岁月。他富牛以生命,牛富他以生命,人牛相依,其生命焉能不辉煌乎!

相信牦牛、牛奶、犀牛如见得先生的牛画册,定也会探头伸脑,不觉陌生。

惜先生未能驰骋高原莾野,不然也会一试画笔,让其一一活脱生辉。至于铁牛,其是不食草只喝油的主,与先生笔下的不是同类,只能另说。

久不作诗,又难抑诗情,打油一首作结吧:

先生院中不生草,

却闻牛声哞哞叫,

不是徐师善华养,

哪有百牛长得好。

.6.1日夜于南京

(本文作者为国家一级作家,著述十五部,获过中国作协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等)

(画册书影)

徐善华

笔名江鸿,号耕云楼主、砚田老农。年生于江苏如东丰利,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杨建侯、秦宣夫、谭勇、徐明华等大师与名家。学生时代即时有各类美术作品见诸报刊,并有作品被前苏联收藏。毕业后坚持业余创作五十余年,作品已被国内外广为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zlff/80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