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皮角 >> 治疗方法>> >> 中医外科学壹叁

中医外科学壹叁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21-3-29 14:20:28   点击数:
 瘤、岩

瘤是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而产生的结块。其临床特点是局限性肿块,多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关于瘤的名称很多,《灵枢》中有筋瘤、肠瘤、脊瘤、肉瘤等。其中内脏肿瘤,后世文献多归属于癥瘕范畴。生于体表的肿瘤,《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分为六种,分别是气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脂瘤。相当于西医学的部分体表良性肿瘤。

岩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物的统称,为外科疾病中最凶险者。因其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古代的“岩”“喦”“巖”等字义与“癌”相通。《疡科心得集》中将“舌菌”“乳岩”“失荣”“肾岩翻花”称之为外科“四大绝症”。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中老年人,局部肿块坚硬,高低不平,皮色不变,推之不移,溃烂后如翻花石榴,色紫恶臭,疼痛剧烈,难以治愈,预后不良。

瘤、岩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其发病原因较复杂,但可归纳为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外因为六淫之邪或环境污染,内因为正气不足和七情所伤。其核心病机为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塞,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胶合为患。兹将其常见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1.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乘虚内侵,或环境污染导致气血凝结,阻滞经络,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邪浊与郁气、积血相合为病,留积不散,久之结为瘤、岩。

2.情志郁结 七情所伤,情绪抑郁不畅,脏腑气机失于条畅,气滞日久,必致血瘀,气滞血瘀长期蕴结不散,可逐渐形成瘤、岩。

3.脏腑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邪气留滞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互相搏结而致形成瘤、岩。

4.饮食不节 恣食辛辣厚味,脾胃受损,水湿不化,津液不布,湿蕴日久而成湿毒,或兼受邪火熬灼,凝结成痰,痰浊毒聚而为瘤、岩。

上述病因病机中,瘤主要是邪气偏盛,岩主要是正气不足,即机体抗病力降低。加之邪毒侵袭,日积月累,导致瘤、岩的形成,正如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积聚》所言:“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总之,瘤、岩病因病机的特点是:本虚而标实,正气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湿热或阴毒结聚为标。而瘤与岩的区别在于有无“毒”的内涵机制。

西医学认为,瘤、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增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异常的结构和功能,其生长能力旺盛,与整个身体的代谢不协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由正常细胞增生而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这种转变过程的本质、原理及经过称为“癌变原理”,即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能找出恶性肿瘤的单一病因,但多数学者认为,除了各种致癌因素以外,癌症的发病与病人的易感性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外科所涉及的瘤、岩多局限在体表。在早、中期或未溃之前多以实证为主,晚期或瘤、岩溃后则以虚实夹杂或虚证为主,重要的是基于对证候的分析。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如下证型:

1.气郁痰凝证 局部肿块硬韧,可活动,患部皮色不变,无疼痛;可伴有胸闷,胁胀,纳差,精神抑郁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

2.寒痰凝结证 局部肿块木硬,表面光滑,肿块活动度较差,患部皮肤色白,无痛,肤温不高;可伴周身倦怠,胸闷不舒,畏寒怕冷;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滑。

3.气滞血瘀证 肿块坚硬,表面高低不平,推之不动;疼痛症状可有胀痛、灼痛、刺痛、割痛等不同,缓剧可有差异,但其主要痛位固定不移;舌质暗褐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或涩。

4.毒热蕴结证 肿块增大,疼痛,皮肤色红,肤温较高,或肿块溃烂,状如翻花,时流紫褐色血水,痛如火燎,分泌物恶臭;可伴发热,心烦,口干或苦,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或苔黄,脉滑数。

5.正虚邪实证 多见于岩的晚期。肿块增大、增多,邻近或远处转移,或岩肿溃烂,渗流腐臭血水,疮面灰暗,高低不平,久不收口;伴全身消瘦,神倦无力,低热,面色萎黄无华,不思饮食,大便干结或溏;舌质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涩无力。

肿瘤的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及生物治疗等各种方法,应根据肿瘤性质、病程和全身状态而选择。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应调动中西医各种有效方法采取综合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在治疗岩病时应正确处理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扶正与祛邪相统一。扶正,即扶正固本,培育正气,是治疗岩病的重要法则。祛邪,即消除岩毒,使局部气血阴阳恢复平和。除内服药外,手术切除、外治用药、物理治疗等也属于祛邪疗法范畴。认识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是治疗岩病的临床思维基础。根据病情的虚实而定攻补,应遵循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如岩病早期,正气未衰,治疗应重在祛邪,但不可伤正;中期岩肿耗精伤气,正虚邪实或邪正相持,治以攻补兼施,祛邪兼扶正;晚期正气已衰,不任攻伐或远处转移而不宜攻伐,治以扶正调理为主,或少佐祛邪。总之,重视内因——正气的作用,培育人体内自身的抗岩修复能力应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是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岩病早期虽以局部症状体征为主,但这是全身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同样,全身病变的进退也能影响局部的治疗效果。故在辨证治疗时必须重视全身状况,同时也要仔细观察局部的变化。同时,中医外科临床所治疗的肿瘤与内科有别,就诊者以术后病人为多见。无论其肿瘤病灶位于体表或体腔,都存在一个局部解剖结构改变的问题。结构改变必然导致生理功能的改变,而中医的证恰是功能态的抽象。因此,在辨证治疗瘤、岩疾病时应重视术后局部解剖的结构性变化对于全身功能态的影响。

三是标本缓急相兼顾。对岩病治以扶正祛邪,以缓解甚至临床治愈疾病为目的,是谓治其本;若在病程中出现并发症,如感染、发热、出血、疼痛等使患者痛苦加重或危及生命时,则应及时对症处理,是谓急则治其标;待标症缓解后,再治其原发病,是谓缓则治其本。由于岩病患者常出现标本缓急等错综复杂的情况,故应抓住其主要矛盾,充分兼顾,全面考虑。

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内治法 下述为辨证分型的常用治法,临证时尚须根据个体之不同,重视扶正基础上的祛邪解毒。

(1)气郁痰凝证 治宜理气化痰,解毒散结。方用开郁散合通气散坚丸加减。常用药物有陈皮、青皮、香附、枳壳、枳实、柴胡、橘核、郁金、厚朴、浙贝母、法半夏、僵蚕、白芥子、胆南星、夏枯草等。

(2)寒痰凝结证 治宜温经化痰,解毒散结。方用阳和汤合万灵丹加减。常用药物有鹿角胶、熟地黄、麻黄、白芥子、细辛、肉桂、乌药、全蝎、川贝母、姜半夏、乳香、没药、橘核、香附等。

(3)气滞血瘀证 治宜软坚化瘀,解毒散结。方用散肿溃坚汤合活血散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当归尾、柴胡、大黄(酒炒)、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枳壳、槟榔、三棱、莪术、木香、瓜蒌、连翘、土鳖虫、乳香、没药、鬼箭羽等。

(4)毒热蕴结证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当归芦荟丸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当归、芦荟、龙胆草、大黄、青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浙贝母、金银花、紫花地丁、夏枯草等。

(5)正虚邪实证 治宜益气养血,解毒散结。方用保元汤合散肿溃坚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太子参、西洋参、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沙参、麦冬、何首乌、黄精、菟丝子、仙灵脾、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等。

2.外治法

(1)可辨证选用阳和解凝膏、冲和膏、金黄膏、阳毒内消散、阴毒内消散、桂麝散、红灵丹等外敷。

(2)紫金锭、小金丸、蟾酥丸、新癀片等可分别研末,以茶水调涂肿块部位。

(3)脓腐未尽之溃疡面可选用红升丹、生肌玉红膏等;腐肉已尽可用生肌白玉膏。

(4)运用激光与冷冻疗法或微创手术可使癌组织坏死脱落。

1.保护与改善环境,有效防止污染,避免接触毒性物质。

2.对于肿块及溃疡要及时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保持心情舒畅,切忌七情过度。

4.科学饮食,加强营养,杜绝不良嗜好。

5.适度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第一节 血 瘤

李某,女,2月。患儿出生后,偶然发现脐旁生有2个约花生豆大小的肿物,后逐渐增大。看肿瘤皮色红,且中含血丝,触之皮软但内无积液,瘤体大小约2cm。患儿昼夜不安睡。

血瘤是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交集而形成的肿瘤。《外科正宗·瘿瘤论》曰:“血瘤者,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若红丝,擦破血流,禁之不住;治当养血凉血,抑火滋阴,安敛心神,调和血脉,芩连二母丸是也。”其临床特点是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大多数为先天性;病变局部色泽鲜红或紫,可呈局限性柔软肿块状,边界清或尚清,触之或如海绵。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血管瘤,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相互化生。血瘤发病多见鲜红或紫,故与火邪为患相关。

1.肾伏虚火 两精相搏,以气相传,因禀受父母肾中之伏火可迫血结瘤。

2.心火妄动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致心火旺盛,煎熬阴血,凝聚成瘤。

3.肝火燔灼 郁怒伤肝,肝火内动,必燔阴血,阴血沸腾,相搏成瘤。

4.脾失统血 脾气亏虚,统摄失司,血液可以离经;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凝聚生痰,离经之血与痰相结而成瘤。

1.诊断

(1)临床表现 毛细血管瘤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部分在5岁左右自行消失。多发生在颜面、颈部,可单发,也可多发。多数表现为皮肤红色丘疹或小的红斑,逐渐长大,界限清楚,大小不等,质软可被压缩,色泽鲜红或紫红,压之可退,抬手复原。海绵状血管瘤质地柔软似海绵,常呈局限性半球形或扁平高出皮面的隆起物,有很大的伸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缩小;瘤内可扪及颗粒状的静脉石硬结,外伤出血、继发感染后可形成慢性出血性溃疡。

(2)辅助检查 对于位置比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由于症状不明显,可通过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确诊。如果是海绵状血管瘤对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有损害,或者引起了并发症等,可通过CT、核磁共振等检查血管瘤的危害程度。

2.鉴别诊断

血痣 指压其色泽和大小无明显改变,应与毛细血管瘤鉴别。

瘤体局限者可行手术切除。治疗血管瘤的外用中药多为具有腐蚀性作用的药物,使用时应根据血管瘤的类型、部位、大小、深浅不同而用药。

1.辨证论治

(1)心肾火毒证

证候:肿块大小不一,色泽鲜红,边界不清,不痛不痒;伴面赤口渴,口舌生疮,尿黄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解毒。

方药: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常用黄芩、黄连、知母、贝母、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蒲黄、羚羊角、地骨皮、甘草、地榆、槐花、天花粉等。口舌生疮者,加淡竹叶、玄参清泻心火。

(2)肝经火旺证

证候:多发于头面或胸胁,肿块呈丘疹或结节状,表面色红,易出血;伴心烦易怒,咽干口苦;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加减。常用牡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生姜、薄荷、甘草、川芎、生地黄、青皮、芦荟、昆布、黄连等。

(3)脾失统血证

证候:瘤体不大,边界尚清,表面紫红,好发于下肢,质地柔软易出血,无疼痛;伴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细。

治法:健脾化湿解毒。

方药:顺气归脾丸加减。常用陈皮、贝母、香附、乌药、当归、白术、茯神、黄芪、酸枣仁、远志、党参、木香、甘草等。

2.外治疗法

(1)对小面积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可用五妙水仙膏外搽。

(2)清凉膏合藤黄膏外敷,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以促其消散。

(3)若血瘤出血,可用云南白药掺敷伤口,既可止血,又具消散作用。

3.其他疗法

(1)手术疗法 孤立病变可行手术切除。对发于头面部者要注意美容,以防术后瘢痕过大。

(2)冷冻疗法 对于浅表较小的血瘤可采用冷冻方法治疗。

(3)放射疗法 对于范围较大的血瘤也可应用放射治疗。

1.妊娠期间勿过食辛辣厚味,以免化热,引动胎火。

2.防止瘤体破溃出血。

第二节 肉 瘤

刘某,女,14岁。运动后发现其左腰一核桃大小肿物,形似鸡卵,色如肌肤,表面光,质地软,按之稍痛,不红不痒。

肉瘤是发于皮里膜外,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外科正宗·瘿瘤论》云:“肉瘤者,软若绵,肿似馒,皮色不变,不紧不宽。”其临床特点是瘤体质地柔软似棉,外观肿形似馒,用力可以压扁,推之可以移动,与皮肤无粘连,瘤体表面皮肤如常,亦无疼痛。生长缓慢。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脂肪瘤。西医学所称的肉瘤是指发生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与本病有质的区别,不可混淆。

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伤脾,脾失运化,痰湿内生,脾气不行,痰气郁结,发为肉瘤;或郁怒伤肝,失于疏泄,木旺侮土,气痰阻滞,逆于肉理,乃生本病。

1.诊断

(1)临床表现 多见于成年女性,可发于身体各部,好发于肩、背、腹、臀及前臂皮下。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皮色不变,生长缓慢,触之柔软,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推之可移动,基底较广阔,一般无疼痛。多发者常见于四肢、胸或腹部,呈多个较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质地较一般肉瘤略硬,压之轻度疼痛。

(2)辅助检查 B超可以准确判断其位置、大小。酌情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鉴别诊断

气瘤 (神经纤维瘤) 常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单发或多发,肿块呈结节状,沿神经走向分布,硬韧而有弹性。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小的肉瘤可不处理,瘤体较大者宜手术切除,可配合中医药治疗。

1.辨证论治

气郁痰凝证

证候:肿块多为单个,少数为多发,大小不一,瘤体柔软如绵,推之可移动,皮色不变,生长缓慢;舌淡,苔白,脉滑。

治法:理气健脾,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丸合十全流气饮加减。常用陈皮、半夏、茯苓、僵蚕、黄连、甘草、乌药、川芎、当归、白芍、香附、青皮、木香、生姜、大枣。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者,加赤芍、牡丹皮、生地黄以清泻肝火。

2.外治疗法 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敷。

3.其他疗法 单发且小者,可以不处理。有明显增大趋势,或伴有疼痛,或瘤体较大者,宜行手术切除。

注意合理饮食,勿过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之品。

第三节 筋 瘤

刘某,男,51岁,农民。双小腿青筋暴露,盘曲成团块17年余,久立行走后小腿肿胀加剧。伴坠胀不适、气短乏力2周。常有脘腹坠胀、腰酸等证。

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状如蚯蚓,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外科正宗·瘿瘤论》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

本病好发于下肢,相当于西医学的下肢静脉曲张。

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

西医学认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及浅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所引起。

1.诊断

(1)临床表现 好发于长久站立工作者或怀孕的妇女,多见于下肢。

早期感觉患肢坠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浅静脉逐渐怒张,小腿静脉盘曲如条索状,色带青紫,甚则状如蚯蚓,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放手顷刻充盈回复。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和深静脉通畅试验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性质,并能指导治疗。出现条索状红肿、灼热、压痛等症多为伴发青蛇毒,经治疗后则条索状肿胀较为坚韧。瘤体如被碰破,流出大量瘀血,经压迫或缝扎后方能止血。病程久者皮肤萎缩,颜色褐黑,易伴发湿疮和臁疮。

(2)辅助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下肢静脉顺行或逆行造影检查,可显示静脉是否通畅、静脉瓣膜的功能是否正常及是否存在静脉血液的倒流。

2.鉴别诊断

血瘤 常在出生后即被发现,随年龄增长而长大;瘤体小如豆粒,大如拳头,正常皮色或呈暗红或紫蓝色,形成瘤体的血管一般为丛状的血管或毛细血管。而筋瘤则由管径较粗的静脉曲张而形成,瘤体沿主干静脉走向而迂曲,状如蚯蚓。

1.辨证论治

(1)劳倦伤气证

证候:久站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治法:补中益气,活血舒筋。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当归、台乌药、忍冬藤、丹参、黄柏、车前子等。

(2)寒湿凝筋证

证候: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治法:暖肝散寒,益气通脉。

方药: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当归、小茴香、乌药、沉香、茯苓、桂枝、白芍、细辛、川芎、黄芪等。

(3)外伤瘀滞证

证候: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消肿。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常用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怀牛膝、枳壳、丹参等。

(4)火旺血燥证

证候:下肢青筋盘曲,瘤体灼热;伴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肝泻火,养血生津。

方药:清肝芦荟丸加减。常用当归、生地黄、芍药、川芎、丹参、芦荟、黄连、枳壳、牛膝、忍冬藤等。出现局部红肿灼热硬结者,加蒲公英、黄柏、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肢体肿胀者,可加泽兰、防己等利湿消肿。

2.外治疗法 患肢穿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有助于使瘤体缩小或停止发展。并发青蛇毒、湿疮、臁疮者,可参考有关章节治疗。

3.其他疗法

(1)手术疗法 凡是诊断明确的筋瘤,无手术禁忌证者,都可手术治疗。一般行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静脉剥脱及曲张静脉切除术,有条件者可选用经皮腔内激光电凝术或透光旋切术等微创治疗方法

(2)硬化剂注射疗法 适用于程度较轻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处理残留或复发的曲张静脉。

1.长期站立工作或分娩后,适当加强下肢锻炼,配合按摩等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症状。

2.患筋瘤者穿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防止外伤;并发湿疮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搔抓感染。

第四节 失 荣

刘某,男,65岁。颈部初有一肿块,不痛不痒,后肿块数目逐渐增多,融合成团,皮色如常,坚硬如石;伴有形体日渐消瘦,疲乏无力,胸闷胁胀。

失荣是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因其晚期气血亏虚而瘀滞,出现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之枝叶枯萎,失去荣华而得名。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属古代外科“四大绝症”之一。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原发性恶性肿瘤。

因足少阳胆经循行耳之前后,肝与胆相表里,故失荣的发生与肝胆密切相关。如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机不舒,气滞血瘀;木旺克土,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失常,聚湿为痰。痰瘀脏毒凝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日久耗气伤血,遂发本病。

1.诊断

(1)临床表现

①原发性颈部恶性肿瘤 肿块生长快,质地坚硬,早期为圆形或椭圆形,可活动;后期体积增大,数量增多,融合成团块状或连结成串,表面不平,活动度差。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有恶性腮腺混合瘤、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

②转移性颈部恶性肿瘤 大多可找到原发病灶,颈部肿块初为一个或数个肿大的淋巴结,增大较原发性颈部肿瘤慢,且多数先有原发肿瘤的相应临床表现。临床上以鼻咽、口腔部及消化、呼吸系统癌肿转移至颈部者为多见。

(2)辅助检查 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以寻找原发病灶,或肿块局部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诊。

2.鉴别诊断

(1)瘰疬 (颈淋巴结结核) 肿块常三五成群,融合成串,质地韧,可化脓溃破;常伴咳嗽、低热等。必要时做活检进行鉴别。

(2)肉瘿 肿块位于喉结正中或左右,呈半球形,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生长慢,质韧,无溃烂。

本病应尽早选择放疗或手术治疗,并配合中医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

(1)气郁痰结证

证候:颈部或耳前后出现坚硬肿块,聚结成团,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轻度刺痛或胀痛,颈项牵扯感,活动转侧不利;可伴心烦,胸闷,胁痛;舌质淡红,苔腻,脉弦滑。

治法:解郁散结,化痰解毒。

方药:化坚二陈丸合开郁散加减。常用夏枯草、僵蚕、香附、当归、白芍、陈皮、柴胡、川芎、红花、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

(2)阴毒结聚证

证候:颈部肿块坚硬,不痛不胀,推之不动,患部初起皮色如常,后可呈橘皮样变;伴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化痰解毒。

方药:阳和汤加减。常用炙麻黄、熟地黄、白芥子、陈皮、肉桂、半夏、茯苓、白花蛇舌草、僵蚕、炮姜等。

(3)瘀毒化热证

证候:颈部岩肿迁延日久,肿块迅速增大,中央变软,周围坚硬,溃后渗流血水,状如翻花,并向四周漫肿而波及面部、胸部、肩背等处,可出现疼痛,头颈部活动受限;可伴发热,消瘦;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散瘀,化痰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化坚二陈丸加减。常用当归、生地黄、芍药、川芎、丹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连、山慈菇、土鳖虫、芦荟等。

(4)气血两亏证

证候:颈部肿块溃破翻花,长期渗流腐臭血水,不能愈合,肉芽苍白水肿、高低不平;伴低热,乏力,消瘦;舌质淡,苔白或无苔,脉细。

治法:补益气血,化瘀解毒。

方药:八珍汤合四妙汤加减。常用当归、生地黄、芍药、川芎、党参、白术、茯苓、黄芪、桔梗、山药、甘草等。

2.外治疗法

(1)早期颈部肿块为气郁痰结证者,可外贴太乙膏,或外敷天仙子膏(取天仙子50g,用醋、蜜各半调敷)每日1次。局部可用阿魏消痞膏外贴,每周1次。

(2)早期颈部肿块为阴毒结聚证者,可外贴阳和解凝膏。

(3)岩肿溃破翻花者,可用白降丹掺于疮面,其上敷太乙膏。若溃久气血衰败,疮面不鲜者,可用神灯照法熏其疮面后掺以阴毒内消散,外敷阳和解凝膏。

(4)若肿块溃后,可选用蟾酥膏(蟾酥20g、凡士林g调成)外敷,或用皮癌净外敷,待癌组织脱落后改用生肌玉红膏外治。

应熟悉颈部的局部解剖,在实施上述外治操作时严禁伤及颈部重要的神经、血管。

3.其他疗法

(1)中成药:犀黄丸口服,每次3~6g,每日3次。

(2)全身化疗。

(3)局部病变可用放射治疗。

1.注意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如头痛、耳鸣、单侧鼻衄、听力下降等,可疑者应进行鼻咽部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2.对颈部肿大淋巴结或肿块应高度重视,尽早明确诊断。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4.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加强疮面护理,及时、正确换药。

第五节 肾 岩

张某,男,69岁。素有包皮过长,未予处理。初起阴茎头局部出现硬结,后破溃,流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后期穿破包皮呈菜花状,表面糜烂,坚硬如石。日渐消瘦,伴有疲乏无力,夜寐不安。

阴茎乃男子之外肾,岩肿生于阴茎,故名“肾岩”。若肾岩日久疮面溃破,形如熟透之石榴,皮裂翻开,则又称“肾岩翻花”。其临床特点是阴茎表面出现丘疹、结节、疣状物突起坚硬,溃后状如翻花;好发于阴茎马口及其边缘,后期可侵犯整个阴茎。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阴茎癌。

1.湿毒瘀结 外感寒湿邪毒或肝经湿毒下注阴茎,结于前阴而发为本病。

2.火毒炽盛 湿浊邪毒瘀久化热,滞于阴茎,可发生肿块、结节;热盛肉腐,可致结节溃烂翻花。

3.阴虚火旺 病久火毒耗散阴津,或素体肝肾亏虚而致阴虚火旺,可出现低热、贫血、消瘦等症状。

西医学认为,包茎或包皮过长所导致的包皮垢积滞难去,长期刺激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内板,可致细胞突变,异型增生,这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阴茎癌的前期病变如阴茎白斑病、乳头状瘤、尖锐湿疣等,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诱发本病。

1.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有包茎、包皮过长史。初起在包皮系带附近、阴茎龟头、冠状沟部或尿道口处见丘疹、溃疡、红斑、结节、疣状增生物等,逐渐增大,刺痒,边缘硬而不齐,有分泌物或出血。晚期则破溃,状如翻花石榴子样,分泌物恶臭,疼痛加重。严重者阴茎溃烂脱落,并可侵及耻骨部及阴囊。

约有30%以上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以腹股沟淋巴结最为多见;也可波及髂外及直肠周围淋巴结。

本病早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晚期可见发热、消瘦、贫血、无力、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

(1)阴茎乳头状瘤 为常见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冠状沟、龟头及系带附近,可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边界清楚,红色或淡红色,质软,生长缓慢。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

(2)尖锐湿疣 多有不洁性交史。病变呈菜花状、乳头状或结节状,大小不等,数目不定,可带蒂,多位于龟头、冠状沟及包皮内板处。

(3)阴茎白斑 常位于包皮、龟头、尿道外口的黏膜处,病变大小不等,边缘清楚,灰白色、质硬。一般认为是癌前病变。

(4)阴茎结核 好发于阴茎系带及尿道外口,病变单发或多发,也可扩大或彼此融合而波及龟头的全部。初起为乳白色或红色的脓疱;溃破后形成浅表性溃疡,境界清楚,边缘稍硬,基底为肉芽或干酪样坏死组织;晚期因纤维化而使阴茎变形。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或应用其他疗法。

1.辨证论治

(1)湿毒瘀结证

证候:阴茎龟头或冠状沟出现丘疹或菜花状结节,逐渐增大,痒痛不休,溃后渗流血水,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畏寒,乏力,小便不畅,尿道涩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利湿行浊,化瘀解毒。

方药:三妙丸合散肿溃坚汤加减。常用龙胆草、黄芩、当归、赤芍、三棱、丹参、泽泻、苍术、桃仁、牛膝、车前草、黄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2)火毒炽盛证

证候:阴茎赘生结节,红肿胀痛,溃烂后状如翻花,渗出物腐臭难闻;伴发热,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消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常用龙胆草、黄柏、泽泻、黄芩、当归、丹参、苍术、牛膝、柴胡、车前草、生地黄、白花蛇舌草、连翘、半枝莲等。

(3)阴虚火旺证

证候:多见于肾岩手术、放化疗后或病变晚期,阴茎溃烂脱落;伴口渴咽干,疲乏无力,五心烦热,身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壮水,清热解毒。

方药:大补阴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生地黄、知母、黄柏、车前草、黄芩、泽泻、当归、牡丹皮、苍术、茯苓、牛膝、麦冬、连翘等。

2.外治疗法

(1)岩肿溃烂不洁,用五五丹或千金散撒于疮面,或用红灵丹油膏外敷,每日1~2次更换;腐蚀至癌肿平复后,改用九一丹。如创面渗血可掺海浮散,外敷生肌玉红膏,创面清洁后改用红油膏或生肌白玉膏。

(2)皮癌净外敷,每日1次或隔日1次。

(3)氟尿嘧啶软膏外搽患部,每日2次。

3.其他疗法

(1)化疗 常用博莱霉素或5-氟尿嘧啶等,有一定疗效,多与手术及放疗联合应用。

(2)放疗 单纯放疗适用于尚未侵犯尿道或海绵体的表浅鳞状上皮癌。

(3)手术 根据病变范围和浸润程度可选择肿块局部切除、阴茎部分切除或阴茎全切除术等。

1.保持包皮内清洁卫生,避免积垢。

2.包茎、包皮过长者宜行包皮环切术。

3.及时处理良性肿瘤、感染性和癌前期病变,如乳头状瘤、尖锐湿疣、黏膜白斑、阴茎皮角等。对可疑癌变者应及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期明确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zlff/84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