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上是这么介绍米粉的,米粉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江右人通常就叫粉。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
百度百科特意提到,米粉是江西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食物,江西的特色小吃除了瓦罐汤还有炒米粉。而江西米粉、桂林米粉和台湾新竹出产的米粉都很有名气,湖头米粉在东南一带颇有名气,绵阳米粉在四川一带大有名气。但是对于米粉的起源,百度百科只是列了几个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秦始皇大军南下时候,北方的士兵吃不惯南方的米饭,就把米做成饸饹(一种北方面条)形状。
mǐ
米
fěn
粉
米粉的百度百科
作家、自由撰稿人、广西文史学者林志捷先生喜欢吃粉,对桂林米粉情有独钟,对米粉的起源和历史也颇有研究,作有《半壁民国一碗粉》等。他一直认为,目前社会上关于米粉历史存在两大误读:一是“北面南粉”。他认为无论从古代史料记载还是当代市场现状看,大江南北,粉面并行。北方有绿豆粉、粉丝、红薯粉、土豆粉、宽粉,南方则不乏上海阳春面、四川担担面、广东馄饨面、广西老友面等等特色麦面制品。南北的差异只在原材:北粉以杂粮为主,南粉均是大米食材。
二是“米粉是米做的面条”,也就是秦始皇的那个传说。林志捷认为这个传说如果当做趣闻轶事一听就罢了,如果当做正儿八经的溯源,那硬伤太多。首先,秦代中国饮食以粥饭为主,而非面条,所以不存在士兵想念面条一说。中国人餐桌上到东汉以后才有小麦,饸饹面更是元代才出现。其次,根据秦简记载,“秦军”不等于“秦国的军队”,所以不能说就是北方人,而恰恰相反南下士兵主要是前楚国的士兵,楚国士兵是离不开大米的,又哪来要做成粉来解思乡之苦一说。
而林志捷先生在一篇《中华米粉起源小考》的短文里更是笃定提出一个观点:中华米粉,起源于江西。而类似的话我们在江西著名学者陈东有口中也听过,年我们做粉这个专题时,他的访谈里就有过这么一句结论——“天下米粉出江西”。现在我们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印证这句话,对于一个江西人来说,内心是欣喜而自豪的。
两个角度两种考据天下米粉出江西如果你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