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类型原因及控制措施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16-10-12 12:33:29   点击数: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建筑项目由图纸转化为实体的过程,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实体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以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工程质量控制为例,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房屋楼屋面,大部分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来代替之前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随着现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大量推广和应用,它的裂缝也成为较常见且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之一,因此,如何解决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

根据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现浇板四周板角部位的板角裂缝。该类裂缝各类楼层均常出现,裂缝与房屋开间方向成45°角,中部宽两端窄,裂缝多出现在楼板上部。

1.2现浇板横向裂缝。基本均出现在板跨中受弯应力最大位置,裂缝多出现在楼板下部,甚至会横向贯通整个房间。

1.3穿线管位置裂缝。该类裂缝沿穿线管布设位置产生,由于线管斜向布设较多,所以裂缝以斜裂缝居多,此类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线管放置位置太靠板底。

1.4现浇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1.5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1.6顺着预埋管线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

2.1材料自身因素

现浇板所用的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它们的质量不合格,势必会造成现浇板出现裂缝,如钢筋方面:为节省成本,现浇板所用钢筋为一些小厂家生产的钢筋,质量严重不合格,钢筋的延性、韧性和可焊性都较差,抗拉强度低,很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方面:骨料(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使用细石和细砂。水灰比大,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采用活性高的水泥,水泥活性越高,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收缩越大。

2.2设计方面

(1)伸缩缝设置间距较大。设计规范规定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顶层楼板外露构件伸缩缝不超过35mm。但实际上大多数建筑设计在长度超过35m时并未设置伸缩缝,因此不能有效地减少建筑收缩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2)板底有效高度不足。一般板厚度在板跨度L0的1/35~1/40之间,如果板厚不足,则容易引起裂缝。

(3)现浇板分布筋间距过大。楼板分布筋对克服温度应力影响较大,如果数量不足会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2.3施工方面

(1)支模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会产生现浇板裂缝。板缝拼接不严将造成漏浆,板模中横楞截面过小,间距太大,顶撑截面及间距亦过小及太大,会造成板模支架刚度不足挠度过大,尤其是现浇板搁置构件的梁模及梁支架刚度不足,均使现浇板混凝土产生过早过大的初始应力,使现浇板在终凝前就出现裂缝。

(2)钢筋工程安装质量不符合设计、施工要求容易导致现浇板裂缝的产生。板筋的搭接位置、搭接长度、搭接百分比不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锚固,尤其是板筋在梁内和墙内的锚固长度不足,钢筋的间距误差超过规范等等。

(3)混凝土的振捣不符合施工要求导致现浇板开裂。现浇板在振捣时存在的操作不当,影响现浇板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振捣程序不对,施工缝留置不当,混凝土凝结时间未掌握,会产生冷缝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混凝土振捣时,只管振捣,把其中的钢筋踩坏、踩乱未经及时修复,将混凝土覆盖,将造成质量隐患。

(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3.1材料的保证措施

正确选用水泥,要控制水灰比,使之不大于0.4,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有一定的流动性,可掺入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来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而使用减水剂时,一定要做与水泥相容性试验,选择与水泥结合后流动性好的减水剂;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粗细骨料的用量占混凝土总体积的65%~75%,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要重视砂石的质量,石子应选用连续级配的碎石,最大粒径控制在15~20mm;选择好运输路线,保证道路平整,缩短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拌和物发生分层、离析。同时,要经常检查运输工具,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运输过程中水泥浆的流失。

3.2设计方面控制措施

(1)在结构设计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应尽量避免过大的跨度,可以通过增加次梁根数来减小现浇板的跨度,以避免现浇板的厚度过大、现浇板的跨中挠度过大、现浇板的跨中裂缝、支座裂缝过大,从而提高现浇板的可靠度与安全性。

(2)在工程设计中,经常会出现梁板下口平齐,此时,为了现浇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锚固更加可靠,板底钢筋在梁处应放在梁下部钢筋的上面,设计图还应有大样图表示。

(3)对于跨度达~mm的梯板,为了保证梯板负筋的架立,同时为了梯板支座处截面的抗剪,宜采用梁式配筋,加设箍筋,箍筋最少设4肢箍。

3.3施工方面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工人在负筋上随意踩踏而引起负筋变形,并安排人员及时进行纠正,在板底受力筋下一般可用12~15mm厚砂浆垫块垫起板底钢筋网,保证支撑负筋位置的马凳钢筋间距不大于lmm,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设置马道,为防止预埋线管处出现裂缝,应在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片来加强该部位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6~8,间距小于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mm;在楼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切实可行的降温措施,如在炎热天气浇筑时,采用冰水拌制混凝土,并掺加缓凝减水剂和磨细粉煤灰,延缓凝结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可泵性,浇筑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

(2)在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时,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为确保混凝土密实,宜实施二次振捣,表面出现浮浆时,随即用刮尺刮平,待混凝土终凝硬化前,用木抹子连续搓平,防止泌水收缩裂缝的产生。控制施工速度,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前不受振动,拆下的模板及其它周转材料要及时转运,只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在上面堆放材料,材料必须分散堆放并且必须轻放、慢放。

(3)在施工后浇带的施工之前应按设计意图,先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带处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缝的现象;加强早期养护,确保养护时间。可通过及时用塑料薄膜和浇水草袋覆盖,避免混凝土受风吹日晒,加强保温保湿养护来减少或消除干缩裂缝。在一般气候条件下,混凝土浇筑后最初三天中,白天应每隔2h浇水一次,夜间至少两次;在以后的养护中,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干燥和阴雨天气应适当增减浇水次数,浇水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应不少于7昼夜,对抗渗混凝土及掺缓凝剂的混凝土,应不少于14昼夜,对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不少于21昼夜,;注重拆模的顺序,楼板变形由中央逐渐向支座变化,荷载支承也由中央渐渐向支座转移,拆除模板支撑应从跨中开始,为了减小楼板的挠曲变形,避免因荷载和变形突变,造成板挠曲过大而形成裂缝。

四、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涉及到的工艺较多,系统性也较强,要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在材料质量、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才能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减少裂缝的数量,避免形成安全隐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1.长按上图指纹,选择识别图中







































白癜风得治疗
白癜风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lctx/7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