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腊肉
写“钱包”
除夕夜,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场,我们一家人便陆续围坐在电视机旁。
父亲每年不变地坐在电视对面,一边包抄手,一边看节目。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大年初一早上吃的抄手,都是父亲在除夕晚上一个人所包。这么多年,像是他的专利。
稍长大一点时,自己也想试试包抄手,于是父亲就耐心教我,一边示范,一边讲:
先取一张抄手皮,摊在左手上,然后右手用筷子赶一条馅儿放到抄手皮中间,稍调整成团状,再用筷子蘸水抹在抄手皮两边上,水要少,蜻蜓点水描下边就行;
后对折成三角形将封口用食指和大拇指稍压紧实,再用筷子蘸水在三角形的左右角半平方厘米,中指顺势顶下三角形的中心,左右角用左右大拇指和食指将其重合在一起,最后再捏紧实,即可成形可放置筲箕或大盘中。
一开始的时候,我不熟练,手总是有些忙乱。一会拿筷子,一会放筷子……而且最后成形时,总与父亲的成品有所差异。但父亲叫我不要着急,慢慢来!
等我稍微熟练些后,父亲又提高了要求:其实包抄手最基本的是要“筷不离手”。
次年,等我已熟练其整套流程时,父亲又拒绝我加入他的“专利”,似乎我的加入,扫了他一边包抄手一边看节目的兴致。
为什么一直是父亲一个人包呢?因为母亲不会。
几十年里,父亲也从未要求或者嚷嚷让母亲学做。每次家里需要包抄手的时候,都是母亲唤来父亲做。
平日里,我和弟弟偶遇此事,会擦手帮忙。但每年大年里吃的抄手,都是父亲一个人完成。
其实母亲手很巧,做饭、做家务都是一把好手。但为什么一直没学会包抄手呢?
我想,那大抵是母亲信任、依赖父亲的痕迹,是父亲宠爱母亲的一种方式,更是父母亲之间不用细说的爱意。
图文:橙子
编辑:九姑娘
-END-
传递温度
相伴同行
橙子,86天蝎
摄影群里喜好做食的乡下人
动手能力胜过思考能力
正在灌溉一棵不知会不会花开的树
橙式节奏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