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烫伤、流鼻血、鱼刺卡喉等状况,对应的也有各种各样的偏方,但是这些偏方究竟有没有用呢?
今天贵贵就说一个偏方治烫伤,反而导致病情恶化的案例,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家住汉口百步亭的铛铛一岁半了,刚学会走路对什么都好奇。3日中午,爷爷在厨房做饭,奶奶去上厕所,不到2分钟的时间,铛铛就跑到餐桌旁,踮起小脚伸手去够桌上的东西。刚从厕所出来的奶奶,正好看到他把放在桌上的开水瓶拉了下来。开水洒出来,将铛铛的右手臂、右胸、右腿和右脚都烫伤了。爷爷奶奶慌忙跑过来,铛铛疼得哭天喊地。
↓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
爷爷想到网上曾看到一个偏方说面粉能治烫伤,便把铛铛的衣服裤子脱了后,将面粉涂裹在被烫伤的部位。
↑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
没想到10分钟后,铛铛还是疼得直哭,爷爷奶奶医院。
在医院整形科,医生诊断铛铛为浅二度烫伤,也许是爷爷在给铛铛涂裹面粉时用力有点大,他脚底的表皮层已全部脱落了。医生只得将面粉清理掉,再进行烫伤对症处理。
“用面粉治烫伤根本不靠谱,反倒给治疗带来很多问题,伤口很不好处理。”医生叹气对爷爷奶奶说。
皮肤被烫伤后,应该及时进行冷疗带走热力,面粉的储热量很小,无法有效吸收热量,起不到冷疗的作用。同时,面粉上的细菌还可能造成伤口感染,且烫伤后因为有液体渗出,如果伤口上敷了面粉,容易变成糨糊状,粘在伤口上,把创面的实际情况给遮盖掉,不仅给伤口的清洗和消毒带来不便,还可能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记者3医院了解到,仅整形科一周就收治了10名烧烫伤患者,其中一半是儿童。让医生感到揪心的是,大部分烫伤患者第一时间根本不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多人还盲目相信网上言论,用一些不靠谱的偏方处理,结果导致二次伤害。
对于烫伤,民间的方法多如牛毛,常见的比如涂牙膏、酱油、菜油、风油精等,但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民间流行的涂抹酱油、醋、牙膏等措施,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并加重烧伤深度。有些父母在孩子被烫伤后,马上扯下宝宝衣服,将孩子的幼嫩皮肤一并“撕下”,这种急救措施只会加重病情。另外,涂些药粉类似偏方的,尤其是带颜色的,涂了之后不仅有感染的风险,而且还不利于医生观察患处,日后清理伤口也比较困难。
正确做法
俗称“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首先是“冲”,用流动水冲洗;其次是“脱”,在水中小心剪开脱去衣服,否则,衣服上的热度得不到散发而继续作用于创面,会使创面加深;接着是“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然后“盖”: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处;最后“送”:医院。
除此之外,这些“治病”的土方子,其实都有很大问题,请大家千万注意:
高烧酒精降温——少儿不宜
婴幼儿发烧相对较为常见,不少家长因为“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不给孩子吃退烧药,而是选择使用酒精擦身的物理降温法。但物理降温并不适用所有发烧病人,而且,使用酒精给孩子擦拭更是存在隐患。
这个方法仅限于16周岁以上的成人发热是可以用酒精擦浴物理降温的,而16周岁以下的儿童酒精擦浴容易导致体温骤降出现休克,当身体发热时,酒精很快会被吸收,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正确做法孩子发烧38℃以下的低热可用温水擦浴,擦洗孩子的四肢、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利于降温。也可采用额头贴敷退热贴或凉毛巾等降温,多饮温开水,高热不退时不可“捂汗”。成人可以用稀释后的酒精降温。医用酒精的乙醇浓度为75%,高烧时用它擦拭身体降温,需要稀释到25%—50%,大致等于一份医用酒精加相同量的水;兑水时水温稍高于体温,以用手腕内侧试水觉得不烫为原则;擦拭时最好选用一小块全棉的纱布,吸水性好,摩擦力适中,用酒精蘸湿后拧至半干后擦拭身体。
昏迷掐人中——然并卵
在很多影视剧中,一个人因生气而激动昏厥倒下,旁人习惯性地去掐人中,很快倒下的人就慢慢苏醒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掐人中并不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掐不对反而会害人。掐人中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疼痛刺激的作用,对患者的意识有判断价值,没有救治价值。很多人掐人中一旦掐得不对路,往往会造成致命性错误。有的用指甲掐,结果导致皮肤损坏,将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