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后路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
方法:年3月一年9月,采用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在采用腹膜外入路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2~73岁,平均43.7岁。病程8~20个月,平均12个月。6例患者均以腰背部疼痛为临床症状,无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例均伴有椎旁脓肿,均无窦道形成。病灶累及2个椎体的4例,3个椎体2例。其中L1~L22例,L2~L31例,L3~L41例,T12~L21例,L4~S11例。术前后凸Cobb角-15°~27°,平均8.2°。均采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DHORIZONSEXTANTMulti-level2例;CDHORIZONSEXTANTLongitude1例;ViperⅡ3例)前路腹膜外入路行病灶彻底清除后,取自体髂骨行椎间植骨,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
结果:手术时间~min,平均min:出血量~ml,平均ml。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5个月,平均10.7个月。一例病人术后4月因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所有病例随访期间结核病灶无复发,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无内固定松动、脱出或断裂,术前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消失。X线片检查示,除死亡病例,余5例患者均于术后8~12个月植骨融合。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8.4°。术后7d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平均丢失2.2°,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与术后7d相比虽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同术前相比仍差异显著(P>0.05)。
结论: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手术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随访过程中后凸畸形矫正虽然存在一定的丢失,但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矫正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图1术后背部皮肤切口情况
图岁,女性,L2/3结核。A.术前正位X线;B.术前侧位X线;C.术前矢状位MRIT2像;D.术前轴位CT;E.术前冠状位CT重建;F.术前矢状位CT重建;G.术后7天正位X线;H.术后7天侧位X线。I.术后1年正位X线片;J.术后1年侧位X线片。
图岁,男性,L1/2结核。A.术前正位X线;B.术前侧位X线;C.术前矢状位MRIT2像;D.术前轴位CT;E.术前冠状位CT重建;F.术前矢状位CT重建;G.术后7天正位X线;H.术后7天侧位X线。I.术后1年正位X线片;J.术后1年侧位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