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几天为了查阅有关忍辱波罗蜜的经文,在藏经中看到一篇讲述佛陀过去生在畜生道修行忍辱的故事,故事很精彩,这个故事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拍成了国产为数不多的动画片。
当然,动画片的故事也作了些改编,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并未完全传达忍辱修行的深刻义涵,看完后还会引发这个坏人真该死的愤怒情绪,这可不是佛经要传达的意思。所以,下面我们对经文重新做白话翻译,并对重点部分作出提示,冀以启发您的累生修行善根。
过去生,释迦世尊做菩萨时,有一世在畜生道做鹿,这只鹿长得异常漂亮,其毛有九种色,鹿角其白如雪,晶莹如玉。这只九色鹿和一只乌鸦是好朋友,共同在恒河一个支流边生活,环境清幽隐蔽,饮食水草,远离人群,生活过得舒适安逸。
有一天,天降暴雨,河中突发洪水,平静的河流变得遄急凶险,动物们纷纷躲避。
就在这时,河中漂来一人,不知如何溺入水中,死死抱住一段树枝,在激流中头出头没,凶险异常,这个溺人也知此处荒无人烟,无人施救,只能仰天呼喊:山神啊,树神啊,诸天龙神啊,你们大慈大悲,快来救救我吧,我快坚持不住了。
九色鹿听到有人呼救,走到水边,见溺人在水中挣扎,心中不忍,对溺人说:你不要害怕,我来救你,我到水中后,你要抓住我的双角,然后骑到我背上,我可以负你出水。
说完就不顾凶险,涉入激流之中,艰难地游向溺人,几经反复,终于在洪水之中,把溺人救上了岸,九色鹿也累的快站不住了,就在岸边卧着休息。
这时,被救的溺人心下感激不尽,恭恭敬敬地向九色鹿叩头礼拜,诚心诚意地说:神鹿您救了我的命,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从今以后我就跟在您身边,为您指使,就为您割草取水,供养于您。
九色鹿抬起疲惫的眼睛看了看溺人,也为溺人的真诚感动,温言说到:不用了,你是人类,我是畜生,分属不同群体,你赶快回家吧,免得家人担忧。
溺人说:可您的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啊。
九色鹿说:那你就对今天的事儿保密,不要向人说起,我长得这身鹿皮鹿角,人们见了稀罕,一定会来杀我,你不要说出我的所在,就算报今日之恩了。
溺人说:请神鹿放心,我绝不做忘恩负义之人,我宁可嘴烂了也不会说出您的所在。
九色鹿说:那就好,那就好,我就不搬家了,你快快走吧,不要让家人担心。
溺人受教,千恩万谢地走了。
就在这一夜,这个国家的国王夫人,睡梦中梦到了九色鹿,异常异常清晰,尤其九色鹿的九色皮毛,漂亮得人间罕见,要是铺在卧榻之上,柔软温暖,就是人间无与伦比的享受,再加上那晶莹如雪的鹿角可以做成各种饰品把玩,简直是人间无价珍品。
醒来后,国王夫人可以确定这就是民间流传的那只九色鹿,可是这只九色鹿没人知道它在哪里,看来这珍贵的鹿皮和鹿角,是很难得到了,那温暖漂亮的鹿皮啊,那晶莹如雪的鹿角啊……
国王夫人越想越是抑郁,第二天就病了,卧床不起。
国王非常非常珍爱这个夫人,赶忙来问候,说:夫人昨日还好好的,发生了什么事,就抑郁卧床不起了?
夫人说:我昨晚做梦,梦到了民间流传的那只九色鹿,如此这般这般,祈求大王一定为我找到这只九色鹿,要是我得不到那鹿皮、那鹿角,人生无味,我还是死了算了。
说完夫人嘤嘤地哭了起来,这可把国王心疼坏了,赶紧安慰夫人说:夫人切莫悲伤,我是一国之主,一定倾全国之力为你找这只鹿,这样吧,我现在就全国放榜寻找这只鹿,如果谁能找到这只鹿,我就赏赐他家里的所有容器装满金银财宝,如果这样还找不到,我就再加重赏金,哪怕把国家分一半出去,也要为你找到这只鹿。
第二天,国王的重赏布告已经传遍全国,成为全国人民议论的大事,可是九色鹿的居地,隐蔽难寻,人迹罕至,不为外人所知,等了几天还是没有消息。
眼看着国王又把赏金提高,那个溺人终于按奈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心下矛盾:这只鹿救过我的命,我要拿它来换富贵,确实不仁不义,可是,它是畜生啊,每天有多少畜生被人宰杀,也没人管它们的死活啊,我不是不仁不义,是它是畜生,命中注定就该为人宰杀,还有,我是帮国王解忧,这不算是不仁不义。(每个人做坏事时,都会下意识地为自己找理由,没有人想做坏人,自己会找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是好人,这件事是对的,然后才做坏事,这样做坏事时才不会有惭愧心。)
就这样,溺人说服了自己,然后就理直气壮地找到官方的负责人,说:我知道九色鹿所在。
负责人正对这事没有进展而着急,闻溺人所说,赶紧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大王,这个人见过九色鹿,知道九色鹿在哪儿。
国王大喜,对溺人说:王后病重,你要真能寻找到九色鹿,我就封你为王,分一半国土归你管理,说话算话,赶快带我去找九色鹿吧。
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泼天富贵,溺人心中欢喜无限,赶紧说:我能找到,这就带大王去找九色鹿。
话刚说完,嘴角就生起毒疮,开始溃烂。
溺人心下有些惶恐,心想:自己发过毒誓,现在果报来了,可是,我现在要是不带国王去找九色鹿,国王非把我当成骗子杀了不可,我不是想违背誓言做坏人,可是现在骑虎难下,我也是被逼无奈,何况,我这也是为了救王后的命,权衡下来总是人命比较重要吧。(这就是世间人的常态,所以我们常说不要拿富贵美色这样的人之大欲来考验人,基本上人是经不住考验的。)
溺人下定决心后,对国王说:这只鹿虽然是畜生,但是很有威神力,住的地方又很隐蔽,一般人很难降服它,大王要多带军队,悄悄围剿,才能捕捉到它。
国王听从溺人之语,出动大军,按照溺人的指引,沿河而上,封锁各个出路,悄悄地围住了九色鹿的藏匿之地。
这时乌鸦在高高的树梢上,看到国王大军悄悄掩袭而来,怀疑是来猎杀自己的好朋友九色鹿,心知不妙,赶紧向远处睡觉的九色鹿喊:好朋友快起来,国王来猎取你了,快点逃命啊!
九色鹿正睡得香,根本听不到,乌鸦赶紧飞过去,在它头上啄它的耳朵,边啄边叫:好朋友快起来吧,国王猎杀你的军队就要到了,赶快逃命啊。
九色鹿这才惊起,但是已经晚了,环顾四周,已经被国王军队重重围住。
九色鹿见无路可逃,定下神来,就直接向国王走来,众将士弯弓搭箭就要射杀九色鹿,九色鹿对大家说:切莫射我,带我见国王,我有话要说。
国王赶紧下令:莫要射击此鹿,这只鹿能通人语,神奇非常,说不准是天神下凡人间。
众将士听令,闪开道路,令九色鹿走到国王前。
九色鹿对国王说:大王,切莫杀我,我虽然是一介畜生,但还是对这个国家有贡献的。
国王奇怪,说: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
九色鹿说:我前几天曾经救过国家的一个国民。
就在这时,九色鹿看见了国王身边的溺人,心下怀疑,就跪在地上问国王:大王,我居处隐蔽,是谁指引您来到这里的?
国王指着溺人说:就是这个烂嘴的人带我们来的。
九色鹿闻听国王如此说,心中伤感无比,眼泪止不住滚滚而下,对国王说:大王,就是这个人前几天被山洪冲下来,呼喊诸神救命,我当时冲入洪水中,为了救他几乎丧命。因为怕有人会贪图我的皮毛鹿角,我还特地嘱咐他不要说出我的所在。
九色鹿悲伤得难以自抑,继续说到:没想到这个人不知恩报,竟然带人来猎杀我,要知道这样,我还不如从水中背一段木头出来。(看来菩萨在受伤的时候也会心灰意冷,众生习性如是,您做菩萨能接受吗?)
国王闻听九色鹿所说,非常非常惭愧,心想:鹿还晓得救人性命,我怎么能为了自己一己所好,来伤及无辜呢?这个烂嘴巴的人也太可恶了,就严厉地斥责他:你怎么这样无情无义?受人重恩不报,反而带人来杀你的恩人!
国王越说越是生气,对自己的行为也越发感到惭愧,就下命令说:我国人民自今以后不许驱逐猎杀此九色鹿,违反此令者,全家处斩!
从此以后,这个国家的鹿群都来依附九色鹿,九色鹿也约束群鹿,饮食水草不侵禾稼,人与群鹿和平相处,在大家的善业感应下,风雨顺时,五谷丰熟,人无疾病,灾害不生,世间太平,人类恶心恶业逐渐消弭。
这是释迦世尊过去生做菩萨时的本生故事,每次讲完故事后佛陀照例都会讲一下其中的因果原由,佛说:那时的九色鹿就是我;那只乌鸦就是阿难的过去生;那个国王呢,就是我今生的父亲净饭王,那个国王夫人呢,就是现在的先陀利(没有查到这个名字是谁,可能是净饭王后来的某个夫人吧);那个溺人呢,就是这一生的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曾发愿生生世世与我作怨敌,所以我虽然每一生都是善意对他,但他就是想害我,还是阿难我们因缘甚好,每一生对我都是有情有义。
佛陀最后总结说:菩萨修行成佛之道,必须要修行忍辱波罗蜜,今天这个故事就是说的忍辱波罗蜜的忍辱行(注意只是忍辱,不是波罗蜜。还有,不要再说菩萨不会落入三恶道,三恶道中是有菩萨的,或在修行,或在示现)。
感悟:
忍辱,是梵语羼提的义译,意指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我们都知道忍辱在六度中排第三,是菩萨所修六波罗蜜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忍辱不是波罗蜜,六度中的忍辱是修行波罗蜜后,所成就的菩萨无住相行,所以《金刚经》中佛陀说到,过去生做忍辱仙人修行忍辱波罗蜜时,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能做到无四相才是到彼岸的波罗蜜,这时哪怕被人节节肢解时,一样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才是真实的忍辱波罗蜜,不然您受多大的苦,也只是世间的忍辱,而非菩萨的波罗蜜。还有,只要在世间有我相人相,总有你忍无可忍的时候,您看,连世间圣人孔老夫子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还要以直报怨。
所以《瑜伽师第论》中云:言忍辱者:谓于他怨,终无返报。
这是于世间法中单纯地对忍辱的定义。
世间法中的忍辱也非常非常不容易做到,这是对众生之恶的包容,因为可以包容接受众生对自己的伤害,所以在众生眼中会成就超凡的样貌气质,还会吸引同类根性众生前来随学,所以《维摩诘经佛国品》云:“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九色鹿这个故事是佛陀通过祂过去世的本生经历,给我们讲述菩萨在人间修行忍辱的历程,忍辱是在与众生互动中修行的。俗话说量大福亦大,心量大可不是嘴巴说一说就可以成就的,必须有人欺负你,在实践磨练中才能慢慢成就,所以一个菩萨若想快速成就佛道,就会有一个因缘特别好的菩萨不计名利地甘愿做坏人欺负你,让你修行忍辱快速累集世间福德,就如提婆达多菩萨对我们释迦菩萨,乃至释迦菩萨成佛后提婆达多还在欺负佛陀以彰显佛陀的功德。
预告一下,我们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昔者菩薩身為九色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邊飲食水草。常與一烏為知識。時水中有一溺人隨流來下。或出或沒得著樹木。仰頭呼天。山神樹神諸天龍神。何不愍傷於我。鹿聞人聲走到水中。語溺人言。汝莫恐怖。汝可騎我背上捉我兩角。我當相負出水。既得著岸。鹿大疲極。溺人下地遶鹿三匝。向鹿叩頭。乞與大家作奴供給。使令採取水草。鹿言。不用汝也。且各自去。欲報恩者莫道我在此。人貪我皮角必來殺我。於是溺人受教而去。是時國王夫人。夜於臥中夢見九色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即託病不起。王問夫人。何故不起。答曰。我昨夜夢見非常之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我思得其皮作坐褥。欲得其角作拂柄。王當為我覓之。王若不得者我便死矣。王告夫人。汝可且起。我為一國之主何所不得。王即募於國中。若有能得九色鹿者。吾當與其分國而治。即賜金缽盛滿銀粟。又賜銀缽盛滿金粟。於是溺人聞王募重。心生惡念。我說此鹿可得富貴。鹿是畜生死活何在。於是溺人即便語募人言。我知九色鹿處。募人即將溺人至大王所。而白王言。此人知九色鹿處。王聞此言即大歡喜。便語溺人。汝若能得九色鹿者。我當與汝半國。此言不虛。溺人答王。我能得之。於是溺人面上即生癩瘡。溺人白王。此鹿雖是畜生大有威神。王宜多出人眾。乃可得耳。王即大出軍眾。往至恒水邊。時烏在樹頭見王軍來。疑當殺鹿。即呼鹿曰。知識且起。王來取汝。鹿故不覺。烏便下樹踞其頭上。啄其耳言。知識且起王軍至矣。鹿方驚起便四向顧視。見王軍眾。已遶百匝無復走地。即趣王車前。時王軍人即便挽弓欲射。鹿語王人。且莫射我。自至王所欲有所說。王便敕諸臣莫射此鹿。此是非常之鹿或是天神。鹿重語大王言。且莫殺我。我有大恩在於王國。王語鹿言。汝有何恩。鹿言。我前活王國中一人。鹿即長跪重問王言。誰道我在此耶。王便指示車邊癩面人是。鹿聞王言。眼中淚出不能自止。鹿言。大王。此人前日溺深水中。隨流來下或出或沒。得著樹木仰頭呼天。山神樹神諸天龍神何不愍傷於我。我於爾時不惜身命。自投水中負此人出。本要不相道。人無反復。不如負水中浮木。王聞鹿言甚大慚愧。責數其民語言。汝受人重恩云何反欲殺之。於是大王即下令於國中。自今已往若驅逐此鹿者。吾當誅其五族。於是眾鹿數千為群皆來依附。飲食水草不侵禾稼。風雨時節五穀豐熟。人無疾病災害不生。其世太平運命化去。
佛言。爾時九色鹿者我身是也。爾時烏者今阿難是。時國王者今悅頭檀是。時王夫人者今先陀利是。時溺人者今調達是。調達與我世世有怨。我雖有善意向之。而故欲害我。阿難有至意。得成無上道。菩薩行羼提波羅蜜。忍辱如是。
法真萧末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