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哪些、怎么改?安防、垃圾分类、停车设置、电梯等如何增设,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标准?
8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高效、规范推进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切实改善城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特制定了《四川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正式印发。
改哪些?
重点改造年以前建成的小区
哪些老旧小区将重点改造?《导则》提出,老旧小区,指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重点改造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
根据全省排查摸底统计,四川有2.2万个老旧小区,涉及房屋10万栋,建筑面积2.2亿平方米,涉及万户、约万人,占四川全省城市(县级)常住人口五分之一左右。
成都市成华区下涧槽社区改造前后对比成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从四川省住建厅获悉,年四川完成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6万户,今年四川的目标更是进一步明确:今年全省将实施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惠及46万户。
如何改?
分基础、完善、提升改造三类
老旧小区将如何进行改?《导则》确立了一系列基本原则遵循,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应坚持先整体规划设计、后分批推动实施的原则,应编制本区域城镇老旧小区专项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改造项目库。
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街道枣子巷13号院改造前后对比,枣子巷社区供图
据了解,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类型有三种——基础类改造、完善类改造、提升类改造三类,其中,基础类改造应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因地制宜推动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完整社区。
具体来讲
基础类改造: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
完善类改造: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主要是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
提升类改造: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积极推进,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卫生设施、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周界防护等智能感知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
哪些硬指标?
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这样改造
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导则》对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提出了要求。
具体来讲
供水:实现“一户一表,一户一阀”。
供电:电表未出户的老旧小区,应结合老旧小区供电设施设备,实现“一户一表”和远程抄表。
供气:对市政管道燃气覆盖范围内但未通燃气的老旧小区,宜增设燃气设施,并实现“一户一表”。
通信: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应积极推动同步实施光纤到户通信系统。老旧小区改造可因地制宜地开展5G基站建设。
同时,在“硬指标”之外,对于一些完善类、提升类的热点问题,《导则》也给予了回应。
具体来讲
停车:依据相关规范,确定停车空间尺寸,结合实地情况合理布局。合理确定机械车位基本单元划分,一个基本单元15-25辆车位比较适合。
加装电梯: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行“一部电梯一个方案”。
卫生咋搞?
垃圾分类贯穿老旧小区环境整治
小区环境整治,历来都是老旧小区的一大难题。
《导则》明确,要应依法整治老旧小区影响整体风貌、结构及消防安全的室外、楼顶违章搭设,清除室外堆放的杂物废品,清理室外的广告产品等设施。对老旧小区底层餐饮商铺违建和私搭的油烟管道进行改造或拆除。
同时,垃圾分类的理念也贯串《导则》中。
《导则》明确,要按照该小区分类投放模式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统一规范垃圾收运点围蔽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老旧小区的公共环境质量。
基本要求,是考虑垃圾收运点的位置设置,应考虑处于小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位置减少垃圾腐败气体的污染,考虑垃圾收运点的布局设计方便居民与垃圾回收员的垃圾处理工作。在小区的显著位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公示牌》,设置宣传专栏,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宣传垃圾分类工作。
安全咋整?
老旧小区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安全同样也是老旧小区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此,《导则》从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等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
老旧小区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对小区主要出入口、小区周界、主要道路、公共区域、车辆集中停放区域、电梯(厅)等场所设置监控系统,避免监控盲点。小区可独立设置监控中心,或与消防控制中心共用房间。小区围墙周界、建筑出入口、建筑内公共区域等场所可设置入侵报警系统。
老旧小区宜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小区可增设保安岗亭和智能车闸系统。
有条件的小区人行出入口可设置身份识别、体温检测等多功能门禁系统,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应急防疫能力。住宅出入口可设置门禁系统和访客对讲系统。
改后咋管?
形成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如何确保改造后不反弹,提升老旧小区的管理水平?《导则》提出,要建立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
《导则》指出,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宜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区可先行采用单位代管、业主自治管理或社区居委会代行管理逐步过渡的方式,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引导,动员群众参与,推动建立居民自治组织。明确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小区(院落)居民自治组织、物业企业等各方主体责任,建立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好小区改造的成果。
《导则》还同时鼓励建立老旧小区改造专项维修基金,用于小区改造后日常维护更新。
课程.资讯年8月8日—8月10日
中国.成都
政府机关、开发商、运营商、规划设计院、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层
全局思维、拿地策略、资本下乡、村企共建、多元融资、创新运营、品牌文创、资金对接
◆7大核心内容重点讲解◆一线项目操盘手面对面交流指导
长期从事中国小城镇和城镇化的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熟悉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变化。对于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以及土地制度的变革、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部委及国际合作项目课题。曾参与中央有关小城镇发展、农民工问题、城镇化的文件研究与十一五规划研究。
主讲课题:《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与用地问题》
1.《民法典》关于土地问题的最新规定
2.新《土地管理法》企业拿地利好政策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4.土地联动开发全流程解析
5.土地流转及宅基地利用创新模式
中厚明德集团创始人。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大健康委员会特聘专家、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中国客天下乡镇城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执行院长。国内著名策划专家、资本领域实战专家,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文旅康养、产城融合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乡村振兴项目百科全书”。
主讲课题:《用全局思维打造优质项目》
1.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
2.用全局思维打造优质项目
3.运营前置的策划方案,可以事半功倍
4.产业导入与产业运营
5.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模式
史老师拥有20多年地产营销及乡村旅游型地产行业经验,首创“幸福公社”模式,通过10年的坚守与探索,打造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从住区到养老景区、创客孵化的跨越,成为西南区域乡村综合体典范,开创了乡村振兴新模式。
主讲课题:《乡村社区品牌及文创模式》
1.幸福公社的生活价值链
2.流量为王,旅游型社区的关键是流量导入
3.以故事力重构乡村核心竞争力
4.用创意设计激发农业活力
5.塑造农业品牌价值,重构乡村美学空间
芮老师有多年国内知名农业/康养/文旅产业司高管从业经历,兼具丰富的产业规划运营、产业投资并购和项目经营管理经验,目前在多利农庄主要负责集团业务管理工作,包括电商平台管理、全国各基地经营、产业投资并购、产业招商、项目策划及产业战略研究六大块,同时全面负责成都公司、重庆公司的管理工作。
主讲课题:《资本下乡激活产业多元发展》
1.多利农庄产村相融三产互动
2.产业导入,带动乡村发展
3.多利农庄的融资路径
4.资本入驻,激活“三农”难题
5.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中国宏观经济学者。中国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开拓者之一、深圳全球化研究院研究员。深谙政府投资思路与投资逻辑,专注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研究,特别对于中国房地产发展情况与趋势、政府投资、中国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转移领域有独到的深入见解。多次受邀于各地政府、大型中央企业进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解读与房地产发展趋势解读。
主讲课题:《康养项目开发运营与投融策略》
1.康养项目开发全流程及核心要点
2.产业升级的必备条件与路径
3.项目开发盈利模式
4.产业经济测算与项目投入产出测算
5.项目全生命周期融资途径与模式
10年文旅项目运营实操积淀,擅长营销策划及旅游产业资源落地,黄山/、春风十里、爱情小镇等多网红项目推手,原祥生集团小镇品牌官、森禾文旅VP,社群行动派,先后发起成立华东旅联、九牛私董、赋商会等产业合作平台,致力于链接非对称资源,共享新文旅生态。
主讲课题:《文旅项目运营体系构建》
1.行业分析与操盘思维模型
2.文旅项目顶层设计与共创系统
3.文旅项目的用户思维与营销体系
4.以运营为导向的文旅产品体系开发
5.文旅扭亏策略与复盘
主讲课题:《深度剖析战旗村土地与融资问题》
1.清产核资、股权量化,成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
2.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成功经验
3.创新融资模式,走多元化资本之路
4.优化产业体系,实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5.完善经营体系,多产联动,形成品牌价值
◆3个标杆案例深度剖析◆从不同角度分析项目落地路径
1、战旗村/土地融资
闲置用地公开挂牌入市,集体土地融资授信万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金融创新的成功范本。
?率先开展清产核资、股权量化,成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敲响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锤”。
?优化生产体系,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的思路,做强做优绿色产品品牌,建成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余亩。
?优化经营体系,组建2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入京东云创平台、“人人耘”智慧农业,培育省市著名商标品牌3个。
2、多利农庄/有机农业
协信入股推动现代农业农业多元发展,用“农业+旅游”发展有机生活田园综合体。
多利农庄所在的郫都区是全国“首批”33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试点之一。年协信控股入股多利农庄,发展以“田园环境为基础,郫都文化是灵魂,多利产品增特色”的组合思路,实现农业生产、科普教育、田园休闲、康养度假等的丰富业态融合,创造并提升乡村的多元价值,共筑田园梦想,助力乡村振兴。
3、幸福公社/城乡社区
从住区到养老、景区、创客孵化的乡村社区典范,以“旅游核心+人文居住+产业延伸”的乡村振兴之路。
幸福公社采取特色街区打造、服务提升、举办赛事活动等措施创新社区治理,让新农人创客入住匠人村,通过“幸福课堂”的学习带动村民创业,以旅游的方式承载养老,涉及国学践行、民艺手工、休闲农耕、养生养老、旅游教育、运动医护一体化。
往期回顾部分策划案例报名方式上课时间:年8月8-10日三天
抢票夏老师
短信报名:请回复姓名-公司-职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