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
《中国医疗美容》作者俱乐部
“医疗美容专家风采”栏目公告
“中青年医师风采”栏目公告
编者按
增生性瘢痕多为创伤愈合异常所致,组织学表现为成纤维细胞(Fb)过度增殖、新生血管形成,多呈红色,局部变硬变厚,伴瘙痒感与疼痛感等症状,影响患者体表美观,甚至导致局部功能障碍。
本研究选取我院增生性瘢痕患者60例,初次探讨窄谱强脉冲光+点阵CO2激光对血清PⅢNP、VEGF、TGF-β表达的影响。
年第10卷第8期
DOI:10./j.issn.-..8.
欢迎订阅《中国医疗美容》期刊
临床资料
选取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女14例,男16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8.75±4.52)岁,病程2~7个月,平均(4.43±1.06)个月,瘢痕部位:四肢14例,腰背部9例,面颈部7例,病因:手术11例,烧伤19例;观察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28±5.06)岁,病程2~7个月,平均(4.56±1.12)个月,瘢痕部位:四肢16例,腰背部8例,面颈部6例,病因:手术10例,烧伤20例。
临床方法
对照组
给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患者及操作中均佩戴护目镜,瘢痕外均匀涂抹2~3mm医用凝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参数:波长~nm,能量密度6~8J/cm2,光斑面积3cm2,脉冲宽度12~15ms。首次治疗从低能量开始,逐渐增加能量密度。1个月后行第二次窄谱强脉冲光治疗。
观察组
给予窄谱强脉冲光+点阵CO2激光治疗。先行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将凝胶清洗掉,行点阵CO2激光治疗,DeepFX模式,参数:频率HZ,密度5%,能量密度15~20J/cm2。1个月后行第二次窄谱强脉冲光治疗。
检测方法
抽取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半径8cm,3r/min,9min),取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临床结果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见表1。
VSS评分
治疗前两组V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四项目瘙痒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四项目瘙痒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四项目瘙痒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PⅢNP、VEGF、TGF-β
治疗前两组血清PⅢNP、VEGF、TGF-β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PⅢNP、VEGF、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讨论
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皮肤损伤后胶原蛋白、氨基多酸等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有关。光技术作为新型微创治疗手段,与超声波、外用药物等相比,具有操作方便、治疗时间短、效果佳等优点,越来越受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