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皮角 >> 疾病知识>> >> 武汉协和皮肤科CPC68

武汉协和皮肤科CPC68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21-7-7 12:39:52   点击数:
 

患者女,18岁

主诉

左小腿屈侧融合成片暗红色丘疹4年。

现病史

患者4年前左小腿屈侧发生暗红色丘疹,无不适未引起重视,丘疹逐渐增多互相融合成片,表面触诊粗糙不平,为明确诊断于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

患者平素体健,无其他疾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无异常体征。皮肤科检查:左侧小腿屈侧一3cm×4cm暗红色斑。其上有针尖至米粒大小暗红色、黑色丘疹及轻度疣状增生。

皮疹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及大生化全套检查均未见异常。

组织病理检查

表皮角化过度,皮突延长,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及真皮全层可见增生扩张的薄壁血管,管腔内充满红细胞,血管周围有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明显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异形。

(HE*40)

(HE*)

(HE*)

皮损病理表现:表皮角化过度,皮突延长,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及真皮全层可见增生扩张的薄壁血管,管腔内充满红细胞。

诊断

疣状血管瘤

(verrucoushaemangioma,VH)

陈思远医生点评

疣状血管瘤(verrucoushaemangioma,VH)是一种罕见的局部先天性血管畸形,是毛细血管瘤、海绵状或混合型血管瘤的一种变型。由Halter于年首次报道,年Imperial和Helwig将其命名为“疣状血管瘤”。

多数疣状血管瘤在出生时或幼年既已存在,多见于单侧下肢,足或臀部,也见于阴茎及腹部。初为质软的紫红色丘疹或结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增多,出现表面角化或不规则疣状增生,周围可出现卫星状血管结节,少数患者在不同部位出现多发性损害,轻微外伤后易出血或继发感染。

目前文献报道本病可并发KasabachMerrit综合征、Cobb综合征及小汗腺血管错构瘤。

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肥厚和乳头样增生,真皮全层可见增生扩张的血管腔。诊断上应与血管角皮瘤、Mebelli综合征、Cobb综合征及疣状淋巴管畸形鉴别。

疣状血管瘤的治疗困难,激光、冷冻、电灼等治疗后易复发。对于早期的疣状血管瘤应进行彻底的手术切除。对于皮损范围广泛,体积巨大的疣状血管瘤往往涉及皮下组织的血管畸形和浅表静脉的大范围畸形手术联合激光治疗为首选,手术前的血管造影、MRI有助于了解皮下血管畸形的情况。本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明确,予以手术切除,随访近1年无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jbzs/85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