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践齐参与,沙湾文化共探究记参加广

文章来源:皮角   发布时间:2023-3-23 16:23:18   点击数:
 

地理实践齐参与

沙湾文化共探究

初二(11)班段诗韵

年11月13日,我们去到番禺区的沙湾古镇参加了地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广州市中小学生地理户外科普实践活动”。

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时期,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先后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兰花名镇等荣誉称号,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

我们来到沙湾古镇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完成比赛题目,比赛题目五花八门,涵盖地理、人文、植物识别、艺术等多门学科。有些题目让我们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出来,而有些题目十分有趣,令我们忍俊不禁,比如说:模仿门神的动作拍张照。同学们照着门上的门神摆出相应的动作,模仿得有板有眼,我们都乐不可支。

我们还参观了沙湾古镇著名的古建筑——蚝壳墙、文峰塔。据说早在唐代人们就开始将蚝壳收集起来作为建筑材料,十分环保。蚝壳墙不仅坚固耐用,具有隔音效果,而且能防潮防海水酸蚀,并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南方沿海地区潮湿炎热的气候。

文峰塔又名文昌阁、文魁塔,该塔六角三层,塔内供奉了“文魁星”神像。我们与伙伴们手拉手在文峰塔前合照。

不仅如此,我们的带队老师也没有闲着,他们也领到了神秘任务,趣拍、趣玩、趣品沙湾,老师们也乐在其中,全方位玩转沙湾。

会广东话的同学还和老师们一起探讨这些字的读音,真是把不会广东话的同学绕晕了。

忙碌了一个上午,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可想要吃到午饭哪有这么简单?我们要先在沙湾古镇中找到“神秘人”说出对接口号才可以领取到餐费。餐费到手,就可以品尝沙湾的美食啦。

经过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又踏上了完成任务的征途,找线索、查资料、录视频、写报告...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一天的活动,年广州市第九届地理户外综合实践活动完美收官,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学习了许多新知,锻炼了表达能力,增进了友情,度过了充实而又美好的一天。

这一天里,我们有时在四处探索、有时在埋头答题、有时在逛奔,同学们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在玩中学,欢乐满满,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感想吧!

“沙湾古镇”游记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沙湾古镇,参加地理户外研学活动,只见入口处人山人海,被堵得水泄不通,原来全市参加活动的同学们都在这里整装待发,我们很艰难地在大门处,与三位带队老师一起合影留念。

从10:30分开始,我们组率先前往“奶牛皇后”店去寻找神秘人来获取餐费;在我们各位同学的奋力寻找下,终于找到了“小黄人”神秘人。紧接着,我们便前往“留耕堂”来完成任务,我们先在“留耕堂”附近的“玉虚宫”中完成了一个“扮鬼脸”任务。

“留耕堂”是番禺沙湾古镇何氏家族的祠堂,祠堂面积很大,气派豪华,由此可见何氏家族在沙湾当地是个大户人家,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例如:何世良、何炳林、何少霞等优秀人才。在此次“留耕堂”之旅中,我还学会了一句歇后语“沙湾灯笼——何苦”。

此次,沙湾古镇之旅最精彩的莫过于美食了,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小吃货,在面对沙湾古镇的美食时,都被收拾地服服帖帖。沙湾古镇的美食有很多,例如:鱼皮饺、凉拌鱼皮、双皮奶、姜埋奶等都无一不让我为之留恋。

初一(1)班杨迦淳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感想

年11月13日,我和同学们前往番禺区沙湾古镇参加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地理户外科普综合实践活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

沙湾古镇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并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古镇不大,但有许多小巷,这增大了我们寻找任务地点的难度。没规划好路线的我们组不得不在古镇里瞎转。

古镇居民与工作人员的热情令我印象极其深刻。活动中,三稔厅的验票员为我们科普了三稔与杨桃的区别,一些当地居民向我们介绍鱼皮角和五花茶,还有人为我们指路。他们提供的帮助让我所在的小组顺利完成活动。

一些精心设计的题目让我获得极大乐趣。拍门神时,我为模仿门神的神态故意瞪大双眼,结果拍下的图片让我自己也忍俊不禁。文峰塔前,我们一起研究如何延长起跳时在空中的时间,后来却发现只需连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趣味,还获取了知识。活动的许多题目都与沙湾古镇所代表的岭南文化有关。这样的题目设计让我在做题的同时能对岭南文化有更多了解。希望下次也能与同学一起参加这样趣味且有意义的活动。

初二(11)班彭彦皓

沙湾研学有感

这次地理研学活动,可不是像春、秋游那样单纯的游玩,而是在游玩的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学识,表达能力也有加强,我的粤语一开始并不是很标准,但经过这次活动,我也纠正了一些平常说不准的字。虽然说是地理活动,但是题目的内容可远远不止地理,同时还有历史、语文、社会等多个学科,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多。题目虽然不是很简单,甚至把我们午餐的时间给抹掉了,但是这同时磨练了我们之间合作的能力以及之间的默契。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何炳林何院长夫妇的经历,知道了沙湾最具本土特色的活动“飘色”。但不得不说,沙湾古镇里的美食还真不少呢!有姜撞(埋)奶,杏仁撞奶,双皮奶等等。一开始,我们为寻找神秘人,“索要”我们的餐费,走进了饭店,一走进去,那香味直冲上脑瓜,口水都留下三千尺了,都差点坐下来大快朵颐了。现在想想,万一坐下来了,题目也就做不完了,分数也自然而然的降低了,真是惊险的一刻!

这次的户外科普活动实在是有趣,希望我们能多多参加这种活动,充实自己!

初二(13)班肖瑶

沙湾研学后感

11月13日我们来到番禺区沙湾古镇,进行地理户外研学活动。

到了目的地后,大家都焦急地等待任务的发布。“10点了,快看手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查看任务。我们的组长看起来像’老油条”了,她迅速地通过地图把路线规划好,然后给每位组员分配好任务,就这样,我们带着愉快紧张的心情出发了。

我们游走在沙湾古镇的大街小巷当中,不断地寻找着任务的地点,讨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地学到了很多“冷”知识。比如说:“‘三稔’,这种与杨桃几乎外貌一样的水果,却有一颗颗酸涩的内心。”

最后,我们在文峰塔前的一张合影中,结束了这次有意义的研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增长了我们的地理、历史、生活的常识,还增进了小组成员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更爱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发现属于我们身边的美。

初二(14)班李泓希王乐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ctaobao.com/lctx/88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